蘭州慶祝中山鐵橋百年華誕
陳學亨為“中山鐵橋百年紀念碑”揭幕
![](/Files211/BeyondPic/2009-8/27/10526987_994358.jpg)
被譽為“天下黃河第一橋”的蘭州黃河中山鐵橋迎來百歲生日。8月26日,中山鐵橋百年慶典儀式在黃河岸邊隆重舉行。本報記者 李小龍 攝
本報蘭州8月26日訊(記者 侯若志)“白塔聳峙,黃河東逝;古關靜穆,樓映半空。一橋彩虹臨波,百年流云飛渡……”今天,經歷百年風雨滄桑、見證蘭州發展歷程的黃河中山鐵橋迎來百年慶典。上午10時30分,蘭州市黃河之濱、中山鐵橋橋頭的將軍柱廣場鮮花簇擁,鼓樂歡騰,禮炮齊鳴,中山鐵橋百年慶典活動隆重舉行,上千名蘭州市民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省政協主席陳學亨和原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李虎林為“中山鐵橋百年紀念碑”揭幕。
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勵小捷,省委常委、省軍區政委劉巨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馮健身,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劉立軍,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洛桑靈智多杰,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崔玉琴,副省長咸輝,省政協副主席張世珍,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占昌出席慶典儀式。
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陸武成致辭,省政協副主席、蘭州市市長張津梁主持慶典儀式。
中山鐵橋是黃河上架起的第一座鐵橋,是由來自比利時、德國、美國等國家的設計師、工程師和蘭州的建設者共同建造的。1908年5月正式動工修建,1909年8月建成通車。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黃河鐵橋改名中山橋。新中國成立后,中央和省、市政府先后3次撥出專款,對中山鐵橋進行全面的維修加固。1989年,中山鐵橋被列為市級重點保護文物,2005年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中山鐵橋建成100年來,為蘭州的建設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慶典現場上,當年參與中山鐵橋修建技術指導的比利時人林阿德先生的后裔接受了與會領導頒發的榮譽證書。
陸武成在致辭中說,中山鐵橋是甘肅與西方近代經濟、技術、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結晶和產物,是蘭州對外開放的歷史見證。中山鐵橋建成以來,雖然經歷了百年風雨滄桑,但今天仍巍然屹立在黃河之上,繼續發揮著其獨特的作用,中山鐵橋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價值,成為弘揚蘭州精神的鮮活教材、蘭州珍貴的文化遺產和城市名片、百里黃河風情線上一道亮麗的風景和最具知名度的標志性建筑。舉行中山鐵橋百年慶典,是要繼承和發揚滔滔黃河孕育的“河匯百流、九曲不回、創新創業、和諧共進”的蘭州精神,不斷把蘭州的各項事業推向一個新階段。
為迎接中山鐵橋百年慶典,慶典組委會面向全國開展了《鐵橋百年賦》征文活動,最終評選出6篇優秀作品。慶典儀式上,省、市領導為《鐵橋百年賦》征文活動中的獲獎者頒獎。著名表演藝術家陳逸恒朗誦了一等獎作品、由馬建勛先生創作的《鐵橋百年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