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襲來,我們如何應對挑戰?
12月4日,在市經委、蘭州市企業聯合會聯合舉辦的“制造業應對金融危機論壇”上,副市長姚國慶表示,我市制造業企業市場需求下降、效益下滑,部分高耗能企業限產停產,發展面臨嚴峻形勢。應邀前來的天水星火集團董事長李維謙、蘭州蘭石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馮西平、蘭州隴星散熱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繼祖三位企業家,分別就蘭州制造業如何“過冬”進行了精彩的主題演講。危機之下制造企業效益下滑當前,由美國次貸危機帶來的美國金融危機正在快速向全球蔓延,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已經從沿海蔓延到內地,從出口加工型產業蔓延到內地基礎原材料產業。姚國慶在會上介紹,下半年以來,我市制造業企業市場需求下降,經濟效益下滑,部分高耗能企業限產停產,其中全市鐵合金(40家)及電石企業全部停產,發展面臨嚴峻形勢。而占到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3%的制造業,聚集著我市工業的精華,是我市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支撐,制造業能否健康快速發展,決定著全市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
姚國慶說,危機襲來,如何采取積極措施,促進我市制造業平穩較快發展,是當前全市工業經濟面臨的一項急迫任務。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金融危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拉動內需積極應對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市委、市政府近期也先后召開多次專題會議分析我市經濟運行形勢,研究應對措施。這為我們應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堅定了的信心。
“金融危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信心危機,需要我們沉著冷靜、客觀辯證地審視后期經濟運行面臨的環境,困難中有機遇。”姚國慶表示,從長遠看,當前金融危機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利于國內制造業優勝劣汰,行業整合,有利于我們借機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我市制造業企業一定要在挑戰中把握機遇,努力探索新形勢下新型制造業發展之路,大力提高我市制造業科學發展水平,增強全行業適應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能力、順應國家宏觀調控的能力、融入世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能力,促進工業經濟加快走上新型工業化之路。
應對挑戰企業家紛紛獻策
在當天的論壇上,天水星火集團董事長李維謙、蘭州蘭石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馮西平、蘭州隴星散熱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繼祖三位企業家分別做了如何“過冬”的主題報告。同時,記者還現場采訪了蘭州機床廠總經理張宇震等幾位企業家,他們為制造企業如果“過冬”也奉獻了精辟的戰略、戰術。
天水星火集團董事長李維謙說:“牛市講發展、熊市講生存”。在世界金融危機面前,任何企業都很難獨善其身,而應對之道,最根本的是態度,企業家的態度和行動是“過冬”的決定因素。他提倡“現金為王,量入為出,不能資金斷流,造成贏利型倒閉,哪怕企業生產的少,也不能積壓產品。他認為,制造業如果積壓了產品,把錢變成了鐵塊,而又銷售不出去,或銷售出去了收不回資金,那么企業的末日就到了。建議企業生產能賣出去的產品。
蘭州瑞德實業公司副總經理陳宏提出:批量生產的企業遇到金融危機,下游客戶的付款肯定會相對滯后。現在,要從“以產定銷”向“以銷定產”轉變。
蘭州機床廠總經理張宇震提出:如何把現金用好,在具體措施上,要有效生產,要盡量減少庫存,以合同定產,以零庫存為目標,放慢投資,目前以生存為主。另外,危機是企業下一步騰飛的動力,保持職工隊伍穩定,親情管理,不讓一名員工掉隊。在“過冬”時,雖然要減少投資,但是在新產品研發上要加快步伐,等到春天到來時,我們有高附加值的產品占領市場。
宇通客車公司總經理助理邵中認為:金融危機對于甘肅的影響,有些人已經感受到困難,有些還沒有,困難也許在明年、后年。但是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那么問題是最大的。現在分析思考,我們的資金鏈條、上游供應商、下游銷售商的資金,我們再拓展。我們的客車產品受到了影響,但我們在討論、考慮,共同渡過難關,企業遇到困難,只靠領導是解決不了的,要靠員工和客戶共同度過。蘭州的裝備制造業,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員工心不齊,企業必死。許多企業減少投資、停止投資是不對的,是“一刀切”。實際上,中國的經濟形勢還是不錯的,國家這么大的投入拉動內需。國家的資金明年、后年到位了,若你沒有產品來“拿”這些資金,那么你就失去了機會。我們現在是“生產不加班,技術部門每天都加班”,時刻準備著。
蘭州眾邦電線電纜公司副總經理孫耀堂表示:就說我們這個企業,技術含量不高,嚴格地說是個材料加工,我們的產品埋在地下,埋在墻里。我們面臨的形勢就如樓市一樣,從銅價下調以來,市場需求一下子減少,訂單一下子減少,價格第一個跳水。企業已經積極應對,保證企業的現金流。在金融危機中,淘汰小企業,對擴大銷售市場是個機遇。另外,員工是非常寶貴的,號召員工共同渡過難關,一名員工都不減,不降薪。冬天不可能是一個月兩個月,可能是一兩年,那么只要有產品、有資金、有穩定的員工就能度過“冬天”。
蘭州隴星散熱器公司董事長吳繼祖稱:我們企業從年初就做準備,現在比年初日子好過了。他認為,當前,政府要對企業分類歸類,要把有機遇的企業抓住。在金融危機前,企業要忍住一口氣,作為一個企業,不到萬不得已“裁員、減量、減薪”不能做,那樣做了就是惡性循環,就失去了機遇。因為,當你快挺過難關的時候,如果你這樣做了,銀行一看你這個企業不行了,不給你資金支持你就徹底完了。不管是民營企業還是國企,要緊跟國家政策,國內同樣有市場需求,企業要緊緊盯住國內市場,管好資金,練好內功,挺住了就行了,我覺得這個冬天沒有那么可怕。(記者 王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