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06/BeyondPic/2008-11/18/10380182_159496.jpg)
【編者按】
在蘭州市開展的“繼續解放思想,推動科學發展”大討論活動中,作為蘭州市中心城區的城關區解放思想,科學發展,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熱點難點出發,集全區之力,敢于動真碰硬,著力整治市容環境衛生,取得顯著成效,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并積極探索建立城市管理的長效機制。這項“民心工程”受到廣大市民的稱贊。本報今天刊出有關通訊,助推蘭州市容環境百日集中整治活動取得新成效。
擦亮蘭州中心區
——城關區市容環境集中整治紀實
-鏡頭一 10月中旬因生意外出的蘭州本地商人劉老板11月中旬回到蘭州時,眼前的變化讓他吃驚不。涸日嫉澜洜I的小攤不見了,滿街冒煙的燒烤點也銷聲匿跡,大街小巷干凈了,市容市貌煥然一新。
-鏡頭二 蘭州出租車司機鐘海軍最近格外開心,他夜晚駕車在永昌路等城區主要路段跑生意時,很少再出現車輛擁堵難行的情況,道路越來越暢通了……
在市民的眼里,作為省會蘭州中心區的城關區“容貌”在一天天改變。這得益于蘭州市正在開展的“繼續解放思想,推動科學發展”大討論活動和城關區開展的被稱作“城管風暴”的市容環境集中整治行動。
干部人人上街,醫治城市頑疾的一劑“猛藥”
10月18日,星期六。一行蘭州人匆匆走在青海省西寧市的大街小巷上。他們這瞅瞅,那看看,進市場,入公廁,還不時向路人詢問。
他們并非旅游者,而是蘭州市城關區專門組織的市容環境黨政考察團,由城關區區長俞成輝帶領區上有關領導、有關部門及24個街道的“一把手”專程來西寧市學習取經。為了取到“真經”,他們不事先聯系當地政府部門介紹經驗,而是先以體驗的方式,察看市容,探尋城市管理之道。
距蘭州不過200公里之遙的西寧市容環境之整潔,令他們驚訝;城關區市容環境與西寧差距之明顯,更讓他們著急和揪心。當天,他們連夜在賓館開會,尋找差距,共商對策。
僅僅一周后的10月25日,這一行人手揮掃把,提著簸箕,在城關區繁華街區帶頭打掃衛生,清理環境。當天,城關區5萬多名機關、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及群眾、學生紛紛走上街頭,清掃環境衛生,美化家園,由此宣告城關區市容環境衛生大整治活動正式拉開。
作為省會蘭州的中心區,城關區位處蘭州中心,受到人口密集、流動人口多、城區承載量大的制約,市容環境整治難度大:街面亂潑污水,戶外廣告凌亂,占道經營……嚴重影響著城市形象,市民對此反映強烈。
為改變城市形象,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城關區委、區政府決心帶領全區人民大打一場“整臟治亂、美化家園、擁抱文明”的城市環境衛生整治攻堅戰。城關區區長俞成輝立下“軍令狀”:集全區之力,打一場城管攻堅戰,年底前實現攤販不上街、垃圾不落地,還市民一個清潔的城市。
這場攻堅戰一啟動,就敢動真格,從重點環節和長期影響城市環境的頑疾入手,開展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清理店外店、規范馬路市場、清除衛生死角、綜合整治小街巷、整治街景立面、規范門頭廣告等七項專項整治活動。
干部帶頭做起。城關區下“猛藥”治頑疾,為全區機關和街道社區干部配備了掃帚、簸箕、垃圾夾等清掃工具,要求他們同環衛工人一起上街打掃衛生,并落實規定時間。同時,對城區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重點路段,實行領導包街道、部門包路、干部包巷、街道包社區的包干責任制,并在主要街道豎立牌匾,接受全社會監督。
每天下午,城關區機關干部用1個半小時時間上街清掃衛生,負責所包干街道的環境衛生,清理馬路市場,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等,雙休日也不例外。每周六上午,各部門和各街道負責人都要集中趕到區政府開會,逐一匯報環境整治情況和存在問題,會后,區上主要領導經常帶領大家不設規定路線,沿街邊走邊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現在,城關區不少干部形成習慣,平日上街都要主動撿拾起地上的垃圾,影響和帶動市民。
各部門執法人員、各街道社區干部走上街頭,清運垃圾,清理立面、店外店,清除馬路市場,拆除違法建設,取締燒烤餐飲攤點,環衛工人全天候作業,以超常規、急風驟雨式的強勢整治,使城市面貌在短期內迅速改變。為防止反彈,從區長到執法人員經常在深夜突查馬路市場,鞏固了治理成果。
城關區開出的另一劑“猛藥”是宣傳教育與嚴管重罰并重,對影響城市形象的不文明行為勇于挑戰,規定對隨地吐痰、便溺、亂扔果皮、紙屑、煙頭等廢棄物的行為,要處以50元以下罰款。11月11日,聯合執法組對酒泉路街道進行檢查時,對一家拒不落實“門前三包”的餐飲店責令其停業整頓。11月12日,執法人員對金昌南路一家牛肉拉面館的店外店、占道經營現象罰款3000元,引起了震動。
全民參與,共塑城市文明“性格”
“叔叔,您好,請您將煙頭撿起來,愛護我們的環境衛生!”“阿姨,您好,請不要隨地亂扔垃圾,愛護環境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在城關區繁華街區,這些稚嫩的聲音在喧囂的人流中響起。一個個佩戴著紅領巾的文明小使者走上街頭,勸阻不文明行為,傳播文明新風。
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城關區發動轄區內10萬名中小學生走上街頭,讓孩子用行動影響帶動家長和整個社會,用“小手”的實際行動來拉動“大手”的文明。
學生們走上街頭,擦洗欄桿,鏟除小廣告,清掃路面,用手中的筷子把地面上的垃圾撿拾到手中的垃圾袋中。他們還用明亮的眼睛發現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及時糾錯,一招一式,毫不含糊,成為市容環境整治中一道別致的風景。
11月2日,城關區政府后三樓會議室,一場別開生面的“報名會”場景感人:百余名白發蒼蒼的老人,和城關區主要領導面對面對話,暢談對市容環境整治的想法,要求上街義務擔當清潔員和監督員。這些老人,曾因企業破產致使養老保險金被拖欠達10多年之久,今年,城關區在“區長大接訪”活動中,由政府出資為他們解決難腸。如今,他們主動請纓,要為美化家園盡自己的力量。“紅袖章”老年志愿者上街了。他們頭戴紅帽,臂戴紅袖章,在城區張掖路、東方紅廣場等主次干道和人流密集區清掃衛生,督促落實“門前三包”,監督和制止隨地吐痰、亂扔煙頭紙屑等不文明行為。11月6日下午,老年城管志愿者在西關什字對一名亂扔煙頭的市民開出了首張罰單。面對老年人的認真勁頭,受罰者面露愧色,向“紅袖章”老大媽道歉:“實在對不起,我接受處罰,以后一定改正!”“用自己的行動去帶動一個家庭、一個社區,乃至整個城市!边@是城關區社區群眾文化工作者秦振國發出的倡議。1500多名群眾文化工作者組成文明志愿者隊伍,主動加入市容環境整治行動,他們中年齡最大的已近八旬高齡。他們每天到市區各個晨練點,開展整治活動宣傳,把文明行為傳播給市民,同時監督和糾正各種不文明行為。
讓市民人人當好主人翁,全民參與,共同營造美好環境。城關區委、區政府召開千人動員大會,聯合發出“整臟治亂、美化家園、擁抱文明”環境衛生大整治活動倡議書,號召市民立即行動起來,從我做起,人人動手,萬眾一心,整臟治亂,塑造文明,掀起一場清潔城市、美化家園的全民行動。
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129個“罰款小分隊”上崗,社會志愿者隊伍上街,發動轄區單位廣泛參與……一支支隊伍,一股股力量,匯成城市管理的“大合唱”!白屓巳硕拣B成文明行為,改變城市的一種習慣,培養城市的一種性格,打造城市的一種品質。”俞成輝深有感觸地說。
從“城管風暴”到長效機制
在城關區雁灘一家“白家蓬灰牛肉面館”里,新掛著兩張文字資料,一張是城關區委、區政府開展市容環境整治的倡議書,一張是街道與牛肉面館簽訂的“門前三包”責任書。
牛肉面館經營人員說:“以后我們要做好生意,也要創造好的環境!薄伴T前三包”,即轄區單位和經營戶包管自家門前的衛生、秩序、綠化等。這是城關區在城市管理中探索的一個長效機制。整治活動開展以來,城關區各街道與轄區單位、門店重新簽訂了2萬多份“門前三包”責任書,真正讓“門前三包”責任制落到實處,力求建立城市管理的長效機制。街道社區定期檢查,對拒不履行“門前三包”責任和責任制落實不到位的單位、門店加強教育、嚴肅查處,必要時還將以區委、區政府名義向社會通報。
如同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一樣,就在“城管風暴”如火如荼展開之際,長效機制也已納入城關區政府的工作計劃和議事日程。
服務與整治規范并重。在數次深夜突查后,針對臨街商戶在馬路上亂堆亂倒垃圾現象,城關區政府決定抽調大型垃圾壓縮車,在每天垃圾傾倒的高峰期,逐戶上門服務,免費回收垃圾,以方便商戶處理垃圾,這一舉措深受廣大商戶的歡迎和好評。同時,城關區將加大投入,再購置7臺垃圾清掃車,新布設了近3000個果皮箱,不斷完善市政設備和基礎設施。
城關區探索城市管理長效機制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止。在“管理塑區”的戰略中,城關區讓城市管理執法體制和環衛機制“力量下沉,權力下放,重心下移”,賦予街道城管執法權和環衛作業監管權;出臺《雨雪天氣除雪除泥應急預案》,確保雨雪天氣道路暢通;連年實施小街巷改造,緩解群眾“出行難”,僅今年確定改造40條小街巷,還首次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對小街巷改造的意見和建議;一種先進的“萬米單元網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結合的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也已在城關區推行……“希望城市環境整治不要一陣風,一直這樣保持下去!边@是記者在采訪中,許多蘭州市民對市容環境集中整治活動真誠的期盼。
11月4日,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陸武成在城關區調研時指出:“有人說,我們開展整治行動是在作秀,那就更應該把這場‘秀’做好,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做一場讓群眾真正受益的‘秀’。”“我們要把這場‘秀’真正做扎實,真正做好。市民所期盼的既是政府管理城市的新理念,也是更高水準的工作方法,我們要從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入手,真正讓群眾滿意!庇岢奢x信心十足地說。
從“城管風暴”到長效機制,人們期待著“首善之區”秀麗容顏常駐,文明之風吹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