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夢想
——熱烈祝賀蘭渝鐵路全線開工
一條鋼鐵大動脈,即將從蘭州出發,穿過隴原大地,跨越巍巍秦嶺,打通蜀道天險,直達重慶,蜿蜒在祖國西部的千溝萬壑,崇山峻嶺。2008年9月26日,歷史將銘記這一天。這一天,作為甘肅幾代人夢寐以求的工程,蘭州至重慶鐵路全線開工;這一天,幾代人修建蘭渝鐵路的夢想,在經歷近一個世紀的偉大穿越之后,終于成真。
蘭渝鐵路是幾代人夢寐以求的政治線。
一條蘭渝線,穿越歷史和未來,寄托夢想與期待。上個世紀初,在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中,蘭渝鐵路就是“中國鐵路系統中最重要者”。80多年來,修筑蘭渝鐵路,是幾代人的夙愿。蘭渝鐵路也是甘肅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帶動性最強、社會政治影響最大的項目。多年來,省委、省政府將蘭渝鐵路作為一號重點工程來抓。令人欣喜的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重大戰略決策,建設蘭渝鐵路,并把它作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志性工程,這飽含著黨中央、國務院對西部人民的深切關懷。建設蘭渝鐵路,中華大地上又多了一條大動脈,西部鐵路網干線又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西北與西南將實現最便捷、最快速的大對接。而對于甘肅來說,隴原大地又有了一條黃金大道,甘肅發展有了更強大的“引擎”。
蘭渝鐵路是西部大開發期盼已久的經濟線。
誠如孫中山先生所說,蘭渝鐵路“經過物產極多,礦產極富之地區”,它的建設無疑會催生一個魅力無限、活力空前的經濟帶。多年來,由于地處內陸,交通不便成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汶川特大地震災害進一步暴露了我省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的矛盾,同時也告訴我們,加快包括鐵路、公路、機場、電網、通信在內的整個基礎設施建設是甘肅推進科學發展的重要環節。蘭渝鐵路的建設,不僅可以極大地改善交通狀況,有力地支持沿線受災地區的恢復重建,而且會對我省的長遠發展產生巨大的帶動作用,這在甘肅發展史上無疑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蘭渝鐵路將成為沿線地區邁向現代化的騰飛路,為我省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蘭渝鐵路是為貧困地區雪中送炭的扶貧線。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打破封閉,發展經濟的普遍規律。全長820公里、總投資約774億元的蘭渝鐵路,給老、少、邊、窮地區帶來了脫貧致富的希望。蘭渝鐵路沿線,集中著10多個國家級和省級貧困縣,貧困人口近千萬,占全國未脫貧人口的10%以上。10年前,羅青長等105位老紅軍目睹沿線群眾貧困生活,寢食不安。特別是面對豐富的資源,受制于交通,沿線群眾只能“躺在金山上受窮、端著金飯碗討飯”。蘭渝鐵路開工,吹響了貧困地區脫貧的號角,點燃了廣大群眾致富的激情,放飛了人們奔小康的希望。可以預見,建設蘭渝鐵路,沿線地區經濟將得到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其獨特的資源優勢將得到更為充分的發揮,沿線各族人民的生活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蘭渝鐵路是沿線各族人民翹首以盼的希望線。
蘭渝鐵路的開工建設,開辟的是一條希望之路。有了這條從崇山峻嶺中開辟的鋼鐵大道,腳下的這片黃土地,將遍地黃金,希望永駐。伸向遠方的路軌,在拓展發展空間的同時,也拓展了人們的希望空間。所到之處,它將喚醒沉睡的山丘,迎來火熱的建設場面,釋放無窮的發展能量。在這里,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在升騰,民族團結進步的力量在凝聚,西部大開發的未來愈發精彩。在這里,我們清晰地聽到黨和政府帶領人民不斷跨越的鏗鏘足音,它將給人們帶來更多、更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