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官網7月7日訊 聽過了沙漠駝鈴,點亮了“天下第一雄關”,今天,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繼續前行,來到了甘肅省傳遞的最后一站——蘭州,也來到了中華民族稱之為“母親河”的黃河身邊。
今天早上8時15分,隨著首棒火炬手隴南市抗震救災英雄田宇在中山橋橋南廣場起跑,“祥云”火炬開始了黃河風情線之旅。
黃河發源于青海,流經蘭州,城內水域并不像其下游那樣開闊,但蘭州作為我國黃河唯一穿城而的省會城市,四十里的黃河風情線有著千種風情,萬般光景。 古老的黃河九曲十八彎,奔騰了五千年;奧運圣火自希臘遠道而來,帶著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期盼,這一刻,兩大文明交相輝映,使我們這些黃河兒女們感觸良多。
由于甘肅隴南是在汶川大地震中除四川外受災最重的地區,作為甘肅省會城市,蘭州在起跑儀式現場的背景板上專門打出了“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標語,今天的傳遞將與抗震救災、災后重建緊密結合:從抗震救災英雄手中傳遞出的火炬,不僅僅傳遞著奧林匹克精神,更傳遞著我們對災區同胞的牽掛和與他們攜手共建美好明天的信念。今天,“祥云”便將帶著這份希望和愛,一路沿黃河踏歌而行,經過黃河母親雕塑、生命之源、龍源公園等景點,在安寧庭院作短暫休息后,最后抵達極具特色的水車博覽園并舉行結束儀式。這一路,無論是舉行點火起跑儀式的中山鐵橋將軍柱廣場,還是傳遞途經的飽含諸多特色景點的黃河風情線,以及舉行圣火回收儀式的水車博覽園,無處不透露著“黃河明珠”的城市區域優勢,無一不顯示出“絲路重鎮”的深厚文化底蘊。
今天火炬傳遞的起跑地點中山橋非比尋常,十分不凡。蘭州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黃河鐵橋”,舊名鎮遠橋,號稱是“天下黃河第一橋”。它建于公元1907年,今年正好是建成的第一百零一周年,是黃河上最古老、更是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大橋全長234米,寬7.5米,有6墩5孔,橋上飛架5座弧型拱梁。石橋原來有過許多名字,后來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得此名。中山橋是中國現存近代以來修建最早的鋼架橋,也是5464公里黃河上第一座永久性公路橋。為了保護文物,從2005年起,蘭州市政府決定中山橋不再作為公路交通樞紐,正式變成步行橋。
蘭州站火炬傳遞的總長度為27公里,其中由火炬手手手相傳15.6公里,汽車轉場11.4公里,總運行時間約為4小時。由296名火炬手參與。由于奧運火炬天水傳遞活動取消,27名天水火炬手也加入到今天蘭州傳遞的隊伍中,使得今天的火炬手較其他站更多一些。除了隴南市抗震救災英雄田宇外,隴南市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張建明、末棒火炬手蘭州籍著名主持人朱軍、武術世界冠軍丁慧茹、第26屆奧運會壘球亞軍馬英等也將參與到蘭州傳遞中,為北京奧運盡一份力。
蘭州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歷史和大自然為這里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全市擁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文物點500多處,古遺址250處,古城12處,古建筑50余處。國家級森林公園有徐家山、吐魯溝、石佛溝、興隆山;市區有五泉山、白塔山、白云觀、白衣寺等名勝古跡,還有蘭山公園、南湖公園、西湖公園、濱河公園、水上公園等風格各異的景點。蘭州也是馳名中外的瓜果名城,夏秋季節更是具有避暑和品瓜果的旅游特色。沿黃河南岸已開通的濱河路黃河風情線被譽為蘭州的“外灘”,因路面寬闊筆直,兩旁花壇苗圃,星羅棋布,被譽為綠色長廊,現已成為全國最長的市內濱河馬路。游客游覽濱河路,既可以欣賞黃河風情,參觀沿途點綴的平沙落雁、搏浪、絲綢古道、黃河母親、西游記等眾多精美的雕塑;又可以參觀中山鐵橋、白塔山公園、水車園等景點。在旅游旺季,還可看到古老的皮筏擺渡,體驗“吹牛皮,渡黃河”的古韻;也可乘坐橡皮艇在黃河上漂流。(奧運官網www.beijing2008.cn記者劉芳)
![](/Files203/BeyondPic/2008-7/7/2008070709213887728.jpg)
上午8時15分許,隨著奧運火炬手、隴南市抗震救災英模田宇在中山橋南從蘭州市市長張津梁手中接過首棒火炬跑出起跑點,奧運火炬在甘肅最后一站——省會蘭州的傳遞開始。省委書記陸浩、省長徐守盛等領導出席起跑儀式并致辭。(中國甘肅網 薛東明 攝)
奧運火炬今日蘭州傳遞 “水”“火”相容傳遞和諧
中國甘肅網7月7日訊(記者 薛東明) “水”“火”相容,傳遞和諧。奧運火炬今日在中國大陸幾何中心蘭州傳遞,“祥云”繞著河畔跑,黃河水面“祥云”飄,凸顯黃河沿線風情成為奧運火炬蘭州傳遞最大特色。上午8時15分許,隨著奧運火炬手田宇在中山橋南執首棒跑出起跑點,奧運火炬在甘肅最后一站——省會蘭州的傳遞開始。
奧運圣火是昨天下午2時乘專機從嘉峪關轉場至蘭州的。今天領跑首棒的奧運火炬手田宇是隴南市抗震救災英模,現擔任隴南市徽縣嘉陵鎮人武部部長職務,在“5•12”大地震中舍小家為大家,組織民兵抗震救災、生產自救的事跡感動了千萬人。蘭州最后一棒火炬手為蘭州籍央視名嘴朱軍,此前,他還主持了奧運火炬敦煌傳遞的起跑儀式表演活動,今天可謂二度亮相火炬在甘肅的傳遞,但身份不同。
今天的傳遞主要圍繞黃河兩岸風情線進行,具體傳遞線路為:自中山橋南將軍柱廣場舉行完簡短的起跑儀式,奧運火炬從中山橋出發后向西沿南濱河東路途經蘭州民族中學、水車園、“綠色希望”到達黃河母親。然后轉場至銀灘大橋橋南轉盤、銀灘大橋、沿北濱河西路、生命之源、安寧庭院、穿七里河黃河大橋、順北濱河中路東行、穿小西湖立交橋、龍源、從金城關東至城關黃河大橋橋北,然后汽車轉場至城關大橋北、右轉下城關黃河大橋引橋、靜寧路北口、市政府、金昌北路口、沿南濱河東路,抵達終點水車博覽園并在園內近水廣場舉行結束儀式。傳遞全程為27公里。
今天蘭州“熱”、“晴”不減,氣溫不低于33℃,白塔、五泉兩山,似乎在向黃河靠近,以切身感受蘭州市民迎接奧運圣火的熱情。在木塔巷擺賣白蘭瓜和黑瓜子的周姓攤主,今天破例沒有出攤,隔壁鄰居說,“一大早兩口子就等著看火炬去了”。奧運火炬的到來,讓蘭州沸騰起來,無數市民和在蘭高校學生,臉貼“中國心”,手揮國旗和奧運五環旗,在火炬傳遞途徑的黃河兩岸風情線沿途兩旁守候、吶喊助威,“奧運加油”、“中國加油”的呼喊聲此起彼伏。
此時蘭州瓜果飄香。白蘭瓜、黃河蜜、西瓜,白桃黑李黃杏,隨處可見。蘭州白蘭瓜、清香溢口,素有“賞景下杭州、品瓜上蘭州”之譽。蘭州,據載因初次筑城時挖出金子,故又名金城,另一說法是取“金城湯池”之意而稱金城。始建于公元前86年,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位于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為黃河流域唯一黃河穿城而過的城市。
據悉,中午之前舉行完結束儀式后,稍作休整,“祥云” 下午將乘專機轉場至“青色的城市”呼和浩特市繼續傳遞,該市飲譽“中國乳都”已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