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鄉當書記有“特殊監督”
中國報協黨報分會第20次年會在蘭召開,陳寶生、張津梁接受“百家黨報老總看蘭州”記者的采訪
●中國報協黨報分會第20次年會昨在蘭隆重召開
●“百家黨報老總看蘭州”大型采訪活動同時開展
●陳寶生、張津梁分別接受采訪,談管理說建設
本報記者 丁煒娜 為您報道 昨日,由中國報業協會黨報分會和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中國報協黨報分會第20次年會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城市黨報會員單位的百名總編、副總編和資深記者齊聚蘭州,開展“百家黨報老總看蘭州”大型采訪活動。中共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陳寶生,甘肅省省長助理、中共蘭州市委副書記、蘭州市市長張津梁分別接受了采訪,談了蘭州市招商引資、城市管理、根治廢水污染黃河等問題。
陳寶生:在家鄉工作有動力
感受 在家鄉當書記很“特別”
在接受采訪時,陳寶生談起了在家鄉當書記的4點特殊感受:在家鄉當官,家鄉百姓盼什么想什么他比別人更清楚,干部到一個地方工作最重要的是掌握民情、把握群眾心理,這是一種天然的聯系,有利于落實“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到一個地方工作沒有感情是不行的,有了真感情就會下功夫,就不會玩花招、搞形象工程,感情問題也是一個執政理念問題;在家鄉工作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執政動力,有利于克服工作中的短期行為,要為家鄉作出貢獻,有這么多眼睛看著自己,是一種特殊的監督;干擾比較多,是一個沉重負擔,親戚朋友對他頗有微詞,覺得加強交流、易地做官非常重要。
民主政治建設 蘭州走出發展“困境”
陳寶生說,蘭州市這兩年之所以能在民主政治建設方面做些探索,主要是從蘭州實際出發。2004年蘭州“廉政風暴”之后,把加強民主政治建設作為切入點,使蘭州走出了特定時期形成的發展“困境”。這些民主政治建設的探索做法還要經受考驗,通過抓制度、抓素質、抓環境、抓載體、抓責任,使民主政治的探索能夠進一步深化,進一步加以完善。
創業
將蘭州建成創業型城市
陳寶生說,民主政治建設所做的努力,采取的是建設創業型城市這個指導思想。2004年以來,感覺和周邊城市、沿海差距很大,現有經濟結構急需調整,需要進行第三次創業。發展經濟方式的選擇,是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去年提出“對接滬浙”戰略,從城市管理上,向上海學習。今年舉辦的2006蘭州·全國浙商論壇加強招商引資是一次新的探索,今后還要開辟新的領域,尋找新的載體。蘭州還多次到江蘇、浙江學習考察,積極探索一條成為創業型城市的道路。
城建
做山水、文化文章
就蘭州市城市管理,陳寶生說,城市定位非常重要,去年蘭州市確立了建成西部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的定位。還要進一步提高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把蘭州建成黃河之都、山水名城、水車之都。要在城市建設中突出蘭州的地域文化特色,做山水文章、做文化文章。同時,按照“跳出老區建新區,建設新區帶老區,新區抓框架,老區抓美化,局部抓優化,全面促提高”的發展思路,不斷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張津梁:根治廢水污黃
張津梁在針對蘭州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的問題時回答說,經過不懈努力,“十五”期間蘭州市環境質量取得了可喜的變化。“十一五”期間,將重點對黃河污染進行治理,計劃5年總投入20億元,保證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在排入黃河前百分之百得到治理。
有記者提問說,近兩年,蘭州市信訪數量大幅下降,蘭州市采取了什么措施?張津梁回答,在城市建設、國企改革、征地拆遷等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出現上訪。蘭州市實行了信訪包干制度,對一些重復上訪、越級上訪等久拖不決的信訪案件交給有關領導包干處理,對于群眾的合理要求想方設法辦理。對于開發商找不到人、機構因改革撤銷、企業破產等“死賬”問題,蘭州市政府決定由財政拿錢解決這些人的拆遷安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