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賤如草無人要 甘肅榆中農民忍痛毀菜田(圖)](http://www.yhg994208.cn/Files75/BeyondPic/2006-7/12/870059.jpg)
由于賣不出去,榆中縣一位農民不得不將自家地里長勢良好的番瓜全部拔掉。
![菜賤如草無人要 甘肅榆中農民忍痛毀菜田(圖)](http://www.yhg994208.cn/Files75/BeyondPic/2006-7/12/870060.jpg)
由于賣不出去,在榆中縣的許多地方都有成堆倒了的蔬菜。
![菜賤如草無人要 甘肅榆中農民忍痛毀菜田(圖)](http://www.yhg994208.cn/Files75/BeyondPic/2006-7/12/870061.jpg)
榆中縣一位農民拿著熟得開裂已經無法賣的蓮花菜。
時下正是夏收季節,可蘭州
市榆中縣許多菜農卻笑不出來,他們一邊嘆氣,一邊將長勢良好的蔬菜連根拔掉,拉回家喂豬羊或干脆丟進溝里。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這些農民們如此失望,將眼看到手的收成白白扔掉?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
菜賤如“草”無人要
白香梅一邊用袖口擦著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一邊用力將眼前綠油油的番瓜秧連根拔掉。在離她200米外的另一片菜地里,村民錢國蘭也在做著同樣的事。而在劉家營村村口,成片拔掉的番瓜地隨處可見,在火辣辣的太陽照射下,胳膊粗的番瓜同瓜秧一道已經曬得枯黃。
“送都沒有人要,辛苦了半年啥都沒有得到。”看著眼前就要拔掉的菜,白香梅連說話都氣得打顫,她家的1畝半番瓜和1畝半蓮花菜還沒賣上一分錢,為了趕著種下茬,卻要全部拔掉。面對菜賤如“草”的現狀,劉家營村的許多農民同她一樣,沒有任何辦法,同樣無奈的還有榆中縣其它鄉的許多農民。
由于成熟后沒有及時采摘和賣掉,在榆中縣城關鎮記者看到,成片蓮花菜已經開裂。一位農民告訴記者,好菜都賣不出去,這樣的菜現在送都送不出去,天一下雨,很快就要爛掉,拉回家連豬都不吃,村子里的許多蓮花菜都出現了同樣的問題,只能拔掉倒進溝里。
一面是滿臉愁容的農民在焦急和無奈中將生長旺盛的菜連根拔掉或倒掉,一邊是少有菜販對他們的菜表示興趣。記者采訪的當日,在榆中縣的四五個村莊,只見到了兩個進村收購番瓜的菜販,他們的收購價是一斤番瓜2分錢,而且要“挑肥揀瘦”,半斤以下,八兩以上的還不收,蓮花菜則干脆沒人要。而一些農民告訴記者,因為要交上千元的報戶、養路等費用后才能上路,他們自己有三輪車卻無法拉著菜去銷售。
菜價暴跌,少人問津,逼上“絕路”的許多農民不愿意眼睜睜地看著菜爛在地里,只好自己動手將菜連根拔掉或扔掉,有的干脆直接將除草劑噴向了蔬菜,讓其枯萎干死。
盲目種植釀“苦果”
海拔高、光照足、土層厚、溫差大,榆中縣帶非常適合蔬菜種植,這里同周邊其它縣區一道,成了蘭州“高原夏菜”的主產區,但令許多農民沒有想到的是,讓他們滿懷希望的“致富菜”今年卻變成了“倒霉菜”。
榆中縣小康營鄉劉家營村農民劉世榮給記者算了筆賬,種一畝菜,種子、地膜、化肥、農藥、水費等至少一茬要500元,在他們村,許多人家光番瓜、蓮花菜就種3畝以上,僅從投入看,平均每戶的直接損失至少在1500元。
而對于這一損失,許多農民并沒有過多地去責怪鼓勵和引導他們種菜的當地政府,相反,他們認為是自己盲目種植造成的“苦果”,是市場“玩了”他們。
“去年一畝地種好了至少能賣2000元,而今年就目前的銷路,即便賣出去,也就掙個上百元,更何況沒人要。” 錢國蘭說,由于種菜能致富,他們村許多人今年都減少了糧食種植,加大了蔬菜種植,可沒想到卻落了個如此下場。
對于今年蔬菜滯銷的原因,榆中縣蔬菜協會副秘書長牛居彪分析認為,主要是面積擴大和市場飽和所造成。他說,光蓮花菜一種,榆中縣的種植面積就比去年凈增了1萬畝,產量增加了近10萬噸,而榆中的菜,主要靠外銷,今年受天氣影響,山東、河北一帶的菜推遲上市,正好在南方“撞了車”。
由于現在種什么,種多少,完全靠農民自愿,對于今年農民造成的損失,牛居彪認為,當地政府無力給農民們進行什么補償,只能幫著尋找銷路,力爭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而在遭受今年的沉重打擊之后,一些農民選擇了“逃避”,他們表示,寧肯種不怎么賺錢的糧食,來年也不再種靠碰運氣的菜。
菜賤傷農政府有責
榆中縣農民拔菜、倒菜事件出現后,當地政府非常重視,已經緊急通過開通“綠色通道”、聯系客商等方式解決蔬菜滯銷問題,但許多農民的損失已經無法挽回,而且政府盡管事后重視,農民也表示了一定的諒解,但由于之前的服務和引導不到位,還是有著不可推脫的責任。
榆中縣蔣氏集團是當地最大的蔬菜保鮮和運輸公司,已經做了10年蔬菜經銷的蔣氏集團董事長蔣宜民認為,當地政府的最大責任就是沒有給農民做好服務,而是急著發展規模,榆中縣的蔬菜種植盡管發展到了20萬畝,但近10年來,當地主要蔬菜品種仍只有傳統的幾樣,品種單一,結構不合理,盲目種植,沒有區域規劃,市場一旦出現波動,最終吃虧的只有老百姓,政府應該同農民一道,從今年的“倒菜”中吸取教訓。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今年以來油價上漲引起的運費增加也是造成榆中縣蔬菜滯銷的一個重要原因。榆中縣農牧局的調查顯示,今年榆中蔬菜外運,平均每噸運費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0元,每車增加的運費約4000-6000元。因此即便當地的菜價壓得很低,一些客商還是不愿收購和外運。
為了鼓勵客商外運,同往年一樣,從7月1日起,甘肅省就宣布開通了綠色通道,但由于各種原因,直到7月5日,這一通道才真正開通,而這短短的幾天,就造成了大量的蔬菜積壓,使本來市場行情不好的蔬菜銷售雪上加霜。
正因為如此,綠色通道開通幾天后,蔬菜滯銷的局面仍沒有改變,而農民拔菜、倒菜的事件仍在持續。對此,將宜民認為,政府既然幫民解憂,就要及時和到位,榆中縣等蘭州周邊的蔬菜大量上市6月初就開始,顯然,7月初才開綠色通道已經有些遲,無法在短期內起到明顯的效果,好事沒辦好,在這方面,值得反思的問題還很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