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終于渡過了人情難關,不用再玩失蹤了!”6月23日,當蘭州市各個學校下學年新生入學報名手續結束后,蘭州市近百所各類學校的校長們終于長吁了一口氣。
據了解,為了讓孩子能上個好學校,很多市民拋棄“劃片”規定,找門道、托熟人,千方百計要將孩子硬“塞”到一些師資力量強、教育質量好的名校上學,不管是幼兒園還是中學的學校領導,遭遇了每年來強勁的“人情關”考驗。很多校領導不堪煩擾,不約而同地大玩起“失蹤”游戲。
校長被迫“離家出走”
“新生升學簡直成了人情考驗的難關!”6月24日,恢復通信狀態的張校長感慨地說:“終于不用躲躲藏藏了。”
張校長所在的學校是甘肅省一所示范中學,既有初中也有高中,也就成為很多家長眼中的香餑餑,所以前來托人情的家長一直絡繹不絕。臨近擇校的6月份,人情電話簡直都快打爆了,各種直接間接的關系,加起來都有 100多個,但學校有規章制度和名額限制,并不是托個人情就能解決的,張校長頭疼不已,根本無法處理。為了逃避這些麻煩,他只好想方設法玩起了“失蹤”。
然而,關了手機、電話,很多人卻神通廣大地找上了家門;鎖起家門被迫“離家出走”,但很多家長卻玩起了“追蹤”,這種“捉迷藏”游戲讓張校長苦惱不堪。迫于無奈,他干脆晚上住在了學校附近的招待所。
上學找門路成為普遍現象
不僅僅是張校長玩起了“失蹤”游戲,蘭州很多“名校”的領導都有類似的經歷。據了解,蘭州一中、二中、三中,西北師大附中、蘭化蘭煉小學、中學、幼兒園以及一些省、市示范或者曾經是重點中學的上百所學校,因為地理位置、師資力量、教育水平占有優勢,一直是很多家長眼中的名校,越過“劃片”條件前來尋找上學機會的家長也一直是源源不斷。有些家長為了達到把子女送到名校上學的目的,干脆托人求情,花費數萬元也要硬塞,更別說交所謂價錢不少的擇校費了。
擇校火爆導致名校不堪重負
人情關最后也成了經濟關!跨片區就學一般都需要交納少則千元多則幾萬元的擇校費,這也成為一些學校的主要創收來源。最后,“名校”火爆的結果造成各個學校就學比例的嚴重失調,占優勢學校大幅度擴大招生規模,班級規模嚴重超員,原本40人的班最后招了七八十人,有的教室學生平均占的活動空間只有0.5平方米。而一些條件較差的學校因為學生紛紛“逃離”,最后生源出現短缺,很多班級都招不夠人。
家長擇校的集中表現非常突出,最后是娃娃喊擠,教師喊累擔心出事,家長仍然往里硬塞的怪異局面。這些不堪忍受人情大關考驗的校長感嘆,為了減輕學校壓力,家長應該遵守對口招生原則,不要給自己和熟識的學校添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