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組織書記專訪】
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 推動生態隴南綠色崛起
——訪隴南市委書記張柯兵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陳多
“隴南市將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密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指示要求緊密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落實,迅速在全市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確保大會精神在隴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近日,隴南市委書記張柯兵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
中央有決策,省委有部署。如何守護綠水青山好風光,繪就美麗隴南新畫卷?隴南市確立了建設甘肅綠色發展的典范城市、打造綠色發展高地的目標定位,深入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綠水青山不僅成了展示隴南形象的“金名片”,而且成了隴南可持續發展的“聚寶盆”。在第二屆中國城市質量發展與國際合作大會上,隴南市榮獲“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十佳城市”稱號。在新華網第八屆綠色發展論壇上,隴南市榮膺“2022鄉村振興綠色實踐優秀城市”“2022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優秀城市”,“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典型轉化等2個案例入選典型案例。兩當縣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張柯兵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隴南將堅持生態隴南、綠色崛起的發展取向不動搖,進一步完善綠色發展體制機制,逐綠前行、點綠成金,讓隴南的“綠水青山”更好更快地轉化為“金山銀山”,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一是在呵護綠色生態上下功夫。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把“三線一單”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硬約束,對高耗能、高污染的項目嚴格落實準入清單制度,強化日常監管,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林長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加強“兩江一水”流域綜合治理,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快建設以大熊貓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全面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加強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保護與建設,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污染物排放治理,推動各類環保問題整改,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積極開展區域生態價值補償實踐,參與探索碳匯交易,讓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社會價值。
二是在發展綠色產業上下功夫。樹立大抓綠色產業的鮮明導向,努力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綠色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特色山地農業提質增效,大力實施特色產業三年倍增、延鏈補鏈強鏈、品牌建設行動,加強與中糧集團、國藥集團等大型企業的合作,推動花椒、油橄欖、核桃、中藥材等特色優勢產業全產業鏈發展,創建全國知名綠色有機農產品示范基地。推動傳統優勢工業提級轉型,大力實施強工業行動,推進傳統工業“三化”改造,加快合金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孵化破殼、快速成長,抓好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開發,努力提升生態工業經濟比重。推動文旅康養產業提檔升級,構建全域旅游格局,打造文旅康養勝地,把隴南建設成為大九寨旅游圈重要的游客集散地、西北知名康養目的地、中國鄉村旅游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讓游客盡享生態風光,讓群眾共享綠色福利。推動新興數字產業提速崛起,促進隴南電商創新發展,積極融入工業互聯網,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旅游、智慧社區,力爭在全省走在前列、創出品牌。
三是在建設綠色家園上下功夫。把綠色理念貫穿城鄉建設全過程,持續推進城市品質提升行動和森林城市建設,圍繞“城市園林化、郊區森林化、道路林蔭化、庭院花園化、山水一體化、人居生態化”目標定位,建設生態濕地公園、綠帶廊道、口袋公園等,打造“人在景中、景在城中、城在綠中”美麗城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示范行動,進一步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推動鄉村現代氣息與歷史脈絡完美融合、自然生態與建筑風貌相得益彰,努力做到既改善環境也留住鄉愁。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推動廁所、垃圾、風貌、污水、庭院“五大革命”,使人居環境處處彰顯精致精彩、品質品位,把隴南建設成為幸福美好生活樂園。
四是在倡導綠色生活上下功夫。構建全社會共建共享格局,組織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商場等創建活動,吸引更多組織和個人參與生態環保活動。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加強塑料污染全鏈條防治,鼓勵綠色出行模式,踐行“光盤行動”,引導群眾逐步養成綠色低碳生活習慣。以喜聞樂見、靈活多樣的形式推進生態文化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進家庭,普及生態文明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化的濃厚氛圍。
張柯兵表示,隴南將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以及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自我加壓、真抓實干、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隴南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