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子山流失文物移交儀式在蘭舉行
王三運勵小捷顧山致辭 劉偉平馮健身出席
甘肅日報蘭州7月20日訊(記者徐愛龍)國之瑰寶重歸隴原,華夏文明再放異彩。今天上午,由國家文物局和甘肅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大堡子山流失文物移交儀式暨秦韻—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歸特展在省博物館隆重舉行,流失海外20多年的32件春秋時期文物正式回歸故土并永久落戶省博物館。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法國駐華大使顧山致辭。
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代表省政府接收回歸文物。
省領導馮健身、連輯、李建華及張生楨出席,副省長夏紅民主持移交儀式。
王三運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向外交部、國家文物局、駐法使館等部門和機構,向法國政府、法國人民、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表示敬意和感謝。他說,這批文物的回歸是我國通過政府間合作,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首個成功案例,是中法兩國共同致力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合作成果,更是必將載入甘肅史冊的重大文化事件。文物是一種文明發展延續的重要實證,代表著一個民族的歷史和智慧,承載著一個國家的榮辱和尊嚴,值得每一個人尊重、敬畏與呵護。甘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將這項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制定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全省文物保護工作進入持續健康發展軌道,我們有責任、有能力把隴原大地上的珍貴文物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面向未來,甘肅將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依托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的打造,深入開展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努力當好中華文明展示的窗口、中西文化交往的橋梁;將以此次文物移交為契機,持續做好流失文物排查摸底,不斷加強同有關國家和地區的協調溝通,力促更多流失海外的珍貴文物早日回歸。希望世界各國各地之間增進理解與信任,加強配合與協作,探索務實可行的合作模式與渠道,攜手譜寫文化遺產搶救保護的嶄新篇章。法蘭西文化燦爛輝煌,影響巨大。我們將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法關系發展藍圖,結合實際主動作為,為鞏固中法兩國人民友誼、共同實現“中法夢”付出努力、作出貢獻。
勵小捷代表國家文物局向為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歸祖國作出貢獻、以及關心支持中國文物保護事業的中外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此批文物回歸是中法兩國政府和友好人士相互信任、通力合作的結果,彰顯了中法兩個文化遺產大國勇于擔當國際責任、共同推動文化遺產國際保護的堅定意愿。國家文物局將繼續加強國際合作,按照國際公約的相關原則精神,積極通過外交、法律等手段,爭取促成更多流失文物早日回歸祖國。甘肅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資源寶庫和全國文物大省之一,近年來文物保護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國家文物局將一如既往支持甘肅文物事業發展,希望甘肅以此次文物回歸為契機,進一步做好文物保護管理、展示利用和安全防護工作,為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作出積極貢獻。
顧山說,他對參加文物移交儀式感到非常高興,甘肅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令人贊嘆。他指出,文化領域交流歷來是法中兩國交往的重心與基石之一,雙方對于文化遺產保護都給予了特別的重視和關注。去年在巴黎舉辦的有眾多甘肅珍貴文物參展的“漢風—中國漢代文物展”空前成功,使法國人民更好地了解了偉大的中華文明。此次流失文物順利回歸,歸功于兩國政府的積極努力和溝通,得益于法國收藏家尤其是皮諾家族的鼎力支持。法國歷來希望各國人民能夠保存和欣賞屬于本國本民族的歷史文化,期待法中兩國在高級別人文對話機制框架內,進一步加強文化、藝術特別是文物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共同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