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隴南經驗 發展電子商務
周克全
電子商務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與現代流通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發展電子商務,對我省轉方式、調結構、擴消費、促就業、惠民生,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筆者認為,甘肅省隴南市電子商務初效顯著,并已形成典型經驗,若在全省推廣,可以使我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少走彎路。概括起來,隴南電子商務基本經驗主要有以下方面:
“六位一體”協調發展。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協會引領、市場推進、金融支撐、媒體助力“六位一體”發展格局。政府主導主要體現在政府出臺各種管理和獎勵辦法;社會參與是指政府鼓勵大學生村官、鄉村干部和返鄉創業青年三類主要群體開辦網店銷售農產品,帶動全民參與電子商務創業;協會引領,是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協會優勢,通過示范引領、人員培訓、營銷服務和技術支持等方式,催生孵化各類電商人才;市場推進,是指按照市場規律引進有實力企業投資隴南市電子商務重點項目建設;金融支撐,是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通過授信、貸款等方式參與支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媒體助力是指通過專業團隊打造微信矩陣和公眾平臺宣傳隴南。
層層靠實領導責任。隴南市市委市政府成立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副書記和副市長任主任和副主任,成員由成縣縣委書記和隴南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局)以及銀行、電信、移動、聯通等企業的一把手共23人組成。各縣(區)委、政府成立電子商務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確定一名領導主抓電子商務,負責全縣電子商務實施方案制定、平臺建設、日常管理等具體工作,并要求成立縣(區)電子商務協會(或發展中心)。
健全制度機制。隴南市政府相繼出臺《關于推進電子商務實現集中突破的意見》《關于金融業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快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支撐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意見》《隴南市2014年電子商務發展扶持獎勵辦法》《隴南市2014年電子商務發展扶持獎勵考核驗收評審程序》《關于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支持電子商務創業的通知》和《隴南市電子商務應用培訓實施方案》。各縣(區)政府也出臺相應制度和方案。從制度和機制上為電子商務這一新生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
政府資金直接扶持。隴南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系列規劃、獎勵考核及監管辦法,市、縣、鄉三級聯動,設立電子商務財政專項資金,以貼息、以獎代補方式,扶持電子商務試點示范重點工程、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人才培訓,并將農村網店發展納入“雙聯”惠農貸款支持范圍。
注重人才隊伍建設。為給電子商務提供有力人才保障,隴南市組建“電子商務協會培訓中心”,按照《隴南市2014年電子商務培訓工作方案》要求,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辦法,加強對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的培訓,迄今全市累計培訓電子商務人員達13757人次,已培訓農民、大學生村官等9373人次,并選派104名骨干和50名電商講師赴浙江義烏工商學院、福建蘭田世紀之村進行了學習培訓。
利用現代媒體宣傳。以隴南市的自然資源、歷史文化、自然生態、地理區位優勢、經濟社會發展等為主要內容,政府各有關部門開通政務微博、微信,創建“宣傳微信二維碼”平臺,將二維碼布置(或設置)到酒店、車站、公園、景點等方方面面,努力構建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形成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宣傳與微媒體等互相呼應、同步推進的大宣傳格局。
學習借鑒外地經驗。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領導帶領全市九縣(區)分管農業或商務工作的常委或副縣長,以及成縣縣委辦、政府辦和四個鄉鎮的負責同志,在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專家和成縣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專家顧問指導下,組成隴南農產品電子商務考察工作組,赴江蘇、浙江、福建等省考察學習電子商務工作,對政府官員開闊思路與創新管理產生積極影響。
準確選擇目標對象。隴南市政府首先將大學生村官、鄉村干部、農村返鄉青年和未就業大學生作為帶動隴南市發展電子商務的主要目標對象,支持他們帶頭開辦網店,并鼓勵他們帶動城鄉居民特別是農民、農村致富帶頭人、農村農產品購銷和販運商、產業大戶等開辦網店,要求每個鄉鎮至少開辦一家旗艦店,逐步達到每個村開辦一家網店,以此帶動就業和農民致富。
(作者單位: 甘肅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