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為隴南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Files208/BeyondPic/2009-4/2/4928ca87e70ca78d02d8cdd4edeb1c5c.jpg)
(隴南市委書記王璽玉(左三)在深圳援建的武都區城關中學建設工地考察。欒靜 攝 )
【本報訊】(深圳報業集團駐甘肅記者 曾文經 唐光明)3月30日,新任隴南市委書記王璽玉接受了深圳報業集團記者采訪,這是他2月上任隴南市委書記以來首次接受媒體專訪。
今年2月11日,王璽玉就任隴南市委書記。2月13日、14日,王璽玉就來到深圳援建項目工地文縣尖山鄉宋壩新村、文縣二中和碧口小學,看望慰問深圳援建人員。此后他又多次來到深圳援建點,研究和指導對口支援工作。
王璽玉指出,隴南的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著重大的歷史機遇。一是災后重建的機遇,國家、甘肅省以及有關方面對包括隴南在內的地震災區提供了大量的重建項目、資金,這是隴南最大機遇。二是中央拉動內需的政策,投資的主要方向是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西部困難地區是投資重點。三是深圳援建。這些機遇都是前所未有的,隴南要緊緊抓住這些歷史性機遇,加快發展,夯實交通、農田水利、電力等基礎,立足比較優勢壯大農產品種植加工、礦產資源開采加工等特色產業,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商貿流通和教育衛生事業,增加城鄉群眾收入。他表示,制約隴南經濟發展的瓶頸是交通,但隴南將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建成較高水平的立體交通網絡,三條高速公路(武都-文縣罐子溝高速、武都-岷縣高速,武都-成縣-天水高速)、兩條鐵路(蘭渝鐵路、成都-九寨溝-哈達鋪鐵路)和一個機場的興建,將使隴南的交通設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對深圳的援建工作,王璽玉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深圳援建帶來了災區人民最盼望、最急需的巨額資金和物資,為隴南的災后重建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對隴南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深圳援建的項目規劃科學,施工嚴格,管理規范,高質量高標準建設,為隴南的災后重建發揮了示范作用。教育衛生事業在社會發展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的作用,然而,由于財力所限,隴南教育衛生事業長期是發展“短腿”。深圳援建的學校、醫院等,大大改變隴南教育衛生事業長期落后的狀況。深圳市的領導帶著對災區人民的深厚感情多次深入災區考察災情,制訂方案,指導災后重建工作,使隴南人民深受感動,為隴南干部做出了榜樣。深圳援建人員能力很強,效率很高,工作質量很好,他們不畏艱難,用心、用情、用聰明才智支援災區,他們帶來先進的理念和運行機制,以及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對于隴南來說是一筆影響深遠的財富。
關于隴南與深圳未來的合作,王璽玉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劉玉浦,深圳市長許宗衡站得高、看得遠,援建工作重點抓得很準,措施很實,在他們的領導下,隴南與深圳未來的合作將不斷結出新碩果。就具體的合作項目,王璽玉提出了四點希望。一是希望深圳在調整產業結構時,將一些適宜隴南經濟發展水平的項目轉移過來,以增強隴南的“造血”功能。二是希望深圳發揮智力優勢,幫助隴南搞好規劃,培訓項目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三是希望拓展隴南的特色產品在深圳的市場空間。四是加強雙方文化合作,幫助隴南挖掘、傳承優秀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風情,發展文化和旅游產業。王璽玉指出,深圳與隴南的長期合作,對于落實中央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探索“先富幫助后富”的路子,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