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02/BeyondPic/2008-6/29/xin_11060529095021807501.JPG)
“5·12”汶川地震不僅讓人民生命財產承受了巨大災難,也給震區文物古跡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損失。據文物部門統計,此次我省因地震損毀無法修復的文物有288件,絕大部分是非常珍貴的陶器、瓷器等。因地震受損的不可移動文物中,包括禮縣大堡子山秦先公墓葬遺址、天水麥積山石窟、天水仙人崖石窟、武威文廟等2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震后,甘肅文物部門緊急行動起來,對震區文物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整理,一場空前的文物保護工程開始啟動。記者近日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經上級文物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同意,禮縣將在今年抗震救災工作后期新建一座19000平方米的甘肅秦文化博物館。
秦人發祥地
很多史料證實:禮縣乃秦人發祥地,始皇故里。近年來,隨著在禮縣大堡子山發現了大型秦公墓之后,趙坪村又發現了多座秦貴族群墓,揭曉了“西垂陵”之謎。禮縣擁有著省內獨一無二的秦文化博物館,館存的3000件文物多為國家級保護文物,在國內具有不可估量的歷史文化價值。
《史記·秦本紀》記載:秦先祖大駱及其子非子在這里牧馬養畜,繁衍生息,畜牧業有了很大的發展。非子得到周孝王賞識,賜姓嬴,封秦地為周朝的附庸,建邑秦亭(今張家川縣境),為周朝牧馬。又以大駱另一妻申侯女所生之子成為大駱適嗣,居住在西犬丘故地。成及其子孫與戎族為爭奪生存環境,在這里展開了長期爭斗。公元前842年,西戎攻滅西犬丘大駱之族。周宣王命非子后秦仲征伐西戎,秦仲又于公元前824年被西戎所殺。周宣王招秦仲長子莊公兄弟5人,統兵7000,攻破西戎,于是封秦莊公為西垂大夫,居西犬丘故地。公元前776年,西戎又圍攻西犬丘,秦襄公長兄世父率兵抵抗,被西戎俘虜。公元前771年,犬戎殺周幽王于驪山下。秦襄公因擁兵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有功,被周平王封為諸侯,賜給陜西岐山以西土地,秦正式成為諸侯國。襄公之子文公繼位后,于公元前763年東出行獵,至寶雞附近千河與渭河匯合處營建新邑。數百年中,秦人在隴南的都邑西犬丘,先后有過犬丘、西垂、西垂宮等不同稱謂,但地址未變。秦統一后至兩漢,西犬丘又成為西縣治所所在地,直到公元228年蜀相諸葛亮出祁山攻魏,兵敗街亭后,撤兵回漢中時“拔西縣千余家還于漢中”,西縣建置始消失。
秦人的長期活動,在這里留下了相當豐富的古文化遺存,僅禮縣境內經過普查建檔的文物點即達107處,遍及東北部的18個鄉鎮。而大堡子山墓地群更是被研究者稱為“墓群中的墓群,秦地中的秦地。”
大堡子山墓地
禮縣旅游局負責人介紹,大堡子山墓地位于禮縣城東13公里處的西漢水北岸,墓地東西長約250米,南北寬約140米。清理發掘的兩座古墓位于墓地中心部位,為南北并列、東西走向、中字形大型墓葬,編號為M2、M3。其南端有從葬的2座車馬坑。M2全長88米,M3全長115米,兩座大墓均有東、西兩條斜坡墓道,墓室是上大下小的斗狀,均設二層臺,臺上有殉人;皆開腰坑,坑內各殉犬一只、玉琮一件。車馬坑呈東西向,轅東輿西。從已清理的編號為K1的車馬坑殘存遺跡看,坑內殉車4排,每排并列3乘。古墓已被盜掘一空。但從各方面透露的資料信息顯示,該墓所出器物,包括裝飾棺體的大金鷙金飾片,鼎、簋、橢方壺、編鐘等青銅禮器,數量甚巨。用成對的大金鷙裝飾棺體,當與嬴秦以鷙鳥為始祖圖騰的宗教觀念有關。關于兩座大墓的主人,學術界有秦莊公、秦襄公、秦文公等不同認識,多數學者認為是秦成為諸侯以后最早的兩位國君,指秦襄公和秦文公。
近年來,隨著出土的大量實物資料的不斷豐富,對隴南秦人發祥地的研究日益引起學術界和有關方面的關注,關于秦人先祖在隴南活動的史學研究進一步深入。大堡子山陵區已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建秦文化博物館
省文物局在《關于編制地震災后文物恢復重建規劃指導意見的通知》中規定,在新一輪的文物恢復重建中,我省將采取“區分緩急,突出重點”的辦法,即集中搶救修復全國重點和重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優先搶救修復瀕危珍貴文物。
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文物局局長馬世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5·12”汶川大地震對禮縣的文物造成了重大損失,其中館藏文物損壞了13件。另外在地震中,當地的博物館、考古站、大堡子山秦公陵園等建筑、遺址也出現了墻體裂縫、房屋倒塌的現象,文物保護與珍藏失去了最基本的空間和物質保障,新建一處博物館被當地政府提上了緊急日程。
在禮縣受損的還有祁山大堡子公祠,這是當年諸葛亮七出祁山的地方,公祠里墻壁嚴重裂縫,部分參觀點已經因為裂縫、滑坡不能對游人開放。“面對這樣的損失,不得不讓人痛心疾首,毀壞的文物,不管它是哪種級別,對于我們來說,都是無價的損失。”禮縣文物局局長馬世峰說。記者了解到,經上級文物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同意,禮縣將在今年抗震救災工作后期新建一座19000平方米的甘肅秦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