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堅守在抗震救災第一線
——記文縣縣委常委、紀委書記杜登芳
隴南文縣,與四川省青川縣隔江相望,是我省遭受震災最嚴重的縣。
地震發生后,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杜登芳立即趕赴災情最嚴重的中廟鄉指揮抗震救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愛戴。最近,杜登芳被中央紀委、監察部授予“抗震救災優秀紀檢監察干部”榮譽稱號。
5月16日,文縣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張德平告訴我們,杜登芳已到聯系點中廟鄉連續工作好幾天了。中廟鄉在碧口片中心,那里的災情是最嚴重的。
5月17日,我們驅車奔赴中廟鄉,跟著杜書記深入到村社看望受災群眾。
杜登芳是位女書記,今年45歲。這幾天,她一直扎在山里,每天只能合衣坐在凳子上睡兩三個小時,人明顯消瘦了。
5月12日,地震發生后,瞬間通信中斷,山體滑坡,道路不通。面對險情,杜登芳第一個想到的是所包鄉鎮人民群眾的安危,她在交通中斷的情況下徒步翻山、過河行走40多公里,第一時間趕赴救災現場指揮,組織縣鄉干部轉移群眾,搶救傷員,安置群眾,組織搶修道路水電、連續5個晝夜沒有休息。其間,有人告訴杜登芳,她的老家康縣也受了災,而且她家的房屋全倒塌了。可杜登芳無暇顧及,只給家中打電話交代了幾句,又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據不完全統計,及時組織轉移群眾12000多人,救出重傷10人,輕傷57人,把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走到聯豐村張家溝社,村民看到杜登芳,就都圍了過來,有的拿來方凳,有的提壺泡茶,親切和她攀談,顯得非常融洽。村民告訴我們,就在地震的當天第一時間,杜書記來到了他們中間。為了村民,杜書記已經來過很多趟,幫助掩埋死者,搶救受傷人員,并反復做思想工作,為受災群眾分發救災物資。她的一腔熱血,讓大家看到了希望,恢復了勇氣。
中廟鄉共有19個村民委員會,118個自然村,重災村有10個。杜登芳帶著縣紀委、縣監察局的其他同志,每天不知疲倦地行走在大山之中,深入到群眾中去,已走完了17個村民委員會,99個自然村,接待上訪群眾達30000多人次。災情嚴重的村,幾乎每天都要去看一遍。
在中廟,杜登芳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人心不能亂,只有群眾情緒穩定,抗震救災才能有序進行!
正是著眼于穩定,文縣紀委、縣監察局兵分兩路,一路在縣城,另一路由書記杜登芳帶領赴包鄉點,做好群眾的轉移疏散、抗震搶險,救災物資的分發等。為了保證抗震搶險順利進行,文縣紀委、縣監察局及時下發了《關于在抗震救災中進一步嚴明紀律的通知》,要求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迅速成立救災組織機構,將責任落實到各級一把手身上,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并明確規定:凡在這次抗震救災中不堅守崗位、不聽從指揮,臨危退縮、擅離職守的一律給予紀律處分,發生失職、瀆職行為的要依紀依法予以嚴懲。
在緊急情況下,杜登芳既要深入災區一線指揮,又要考慮全縣穩定的大事,安排部署縣紀委、縣監察局密切關注、牢牢把握住社會穩定的大局。為此,文縣啟動了市場監督應急預案,紀檢監察機關會同相關部門加強市場監管,平抑物價,加大市場巡查力度,一再強調經營者在特殊時期一定要為民著想,合法經商、仁義經商。截至發稿時,文縣共出動執法車輛25臺次,出動執法人員360人次,檢查經營門店2600多個、市場16個,查處4家亂漲價店鋪,全縣物價平穩,社會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