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問休閑何處有銀杏梅園好風光
本報隴南訊(記者王宇興)隴南市積極引導和扶持農村群眾利用秀麗的山光水色、茶園、梅園和民俗風情,大力發展“農家樂”旅游,為農戶開辟了一條廣闊的增收途徑。今年,全市“農家樂”已發展到400多家,從業人員達2000多人,接待游客100多萬人次,經營收入達到8000多萬元。
隴南市氣候溫和,森林覆蓋率高,江河小溪密布,地域文化沉淀深厚,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發展“農家樂”旅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兩年來,隴南市積極借鑒臨省四川、陜西發展“農家樂”的經驗,各縣區結合具體實際,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對“農家樂”給予了大力支持。成縣為了鼓勵農戶發展“農家樂”,對有條件發展“農家樂”的第一批農戶每戶無償扶持了2000元。同時,統一服務收費標準,公布投訴電話,嚴禁違規經營,使52家“農家樂”在起始階段就步入了規范化發展的路子。武都區先后投入幫扶資金30余萬元,對姚寨溝和南山崔家梁“農家樂”進行了合理規劃和建設,使兩地成為“農家樂”旅游的熱點。
在發展“農家樂”旅游中,該市還注重引導農民突出特色,以景區(點)為依托,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上農家玩”為主要內容,使各地“農家樂”一經推出就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湛h開發的“銀杏山莊農家樂”,依托千年古銀杏、嘉陵江漂流和三灘自然風光,做足做活了“銀杏”及“農家”文章,游客在充分享受優美自然風光和農家情趣的同時,“農家樂”主人也賺足了票子?悼h陽壩鎮和文縣碧口鎮開辦的近百家“農家樂”,以其竹屋草房與秀麗的山光水色、茶園和淳樸的民俗風情為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旅游旺季,每戶“農家樂”月接待游客都在二三千人以上,平均月收入5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