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7月6日電(記者陳席元)記者5日從南京大學獲悉,近日在第三屆國際地層學大會上,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沈樹忠獲國際地層學最高金獎,這是該獎項首次頒給亞洲科學家。
沈樹忠院士(左一)在領獎現場。沈樹忠院士團隊供圖
國際地層學最高金獎由國際地層委員會設立于2004年,每四年頒發一次,每次僅一人獲獎,此前全球獲此殊榮的科學家僅有四位。
國際地層委員會主席大衛·哈珀向沈樹忠院士頒發了證書和金牌。哈珀在頒獎詞中介紹,獲獎者沈樹忠是世界知名地層學家、古生物學家、腕足動物和牙形動物研究專家,為建立全球年代地層界線做出重要貢獻,是二疊系2枚“金釘子”落戶中國的主要貢獻者之一。
獲獎證書和獎牌。沈樹忠院士團隊供圖
沈樹忠擔任國際地層委員會二疊紀分會主席近八年,長期領導全球二疊系研究,在生物地層學、化學地層學、年代地層學、古地理重建、生物多樣性演變模式等方面取得諸多開創性成果。他曾五入西藏科考,建立了喜馬拉雅地區高分辨率二疊系-三疊系地層和地球化學剖面,構建了南方高緯度地區的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模式。
沈樹忠與其他科研人員合作論證了二疊紀末海陸生物大滅絕的同時性和瞬時性,指出大規模巖漿活動造成地表環境巨變,是導致生物大滅絕的主因。相關成果在《科學》《美國科學院院報》《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等頂級學術刊物發表,被編入國內外多所大學教材。
據了解,“金釘子”即“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是國際地質學某一地質時代分界點的唯一標準。我國目前已獲得11枚“金釘子”,是國際上獲得“金釘子”最多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