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息,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永遠不會休止。近年來,數碼相機憑借直接取景、直接拍攝、直接回放、直接輸出的優勢逐漸改變著人們延續百年的傳統攝影觀念,并逐漸取代傳統膠片相機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雖然,在中畫幅或者大畫幅的領域,膠片相機依然還有數碼相機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這也僅僅限于專業的攝影家和高端用戶。而隨著數碼相機技術的成熟以及市場的普及,數碼影像解決方案已經走入每一個普通老百姓的家庭。
數碼相機的銷量在2003年和2004年就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讓眾多年輕用戶拋棄傳統 銀鹽彩擴的影像解決方案,可以說是很大的進步。而在即將過去的2005年里,數碼相機的發展依然在延續,越來越多的家庭用戶開始采用數碼相機拍攝照片,并且進行直接打印或者沖印。這一方面和電腦在城市家庭中的高普及率是密不可分的,另外和家用數碼相機價格的不斷探底以及入門級數碼單反相機的普及也不無關系。畢竟,對于那些上了些年級的中年家庭用戶來說,幾千元的數碼單反相機更像一臺照相機,而不是一臺帶著大號液晶屏的玩具。
缺乏像素英雄的2005
數碼相機進入普通消費者的視野,不過短短幾年時間,但其技術發展之快,絲毫不遜于其它IT產品,以致有人根據經典的摩爾定律提出了數碼相機的也將飛速發展的“摩爾定律”。
確實,數碼相機的性能和功能在前幾年幾乎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特別是在用戶非常關心的數碼相機像素方面,可以說是高速前進,在去年可能還是1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當道,而到了今年可能已經是200萬或者是300萬像素的天下了。
不過這個發展趨勢從2004年開始就似乎停滯不前了,自從SONY推出800萬像素的 數碼相機怪獸DSC-F828其它廠商紛紛跟進之后,兩年多以來,除了不久之前富士推出的FinePix S9500和SONY剛剛發布的采用APS畫幅影像傳感器的DSC-R1之外一直到現在都幾乎沒有消費級產品能夠再次達到新高。而在數碼單反領域,暫時也沒有能夠超過2004年的輝煌,2004年佳能1670萬像素的EOS 1Ds Mark2、尼康1200萬像素的D2X都輝煌一時,比前年都有幾百萬像素的提升。
而在中端和低端數碼單反相機中也都有800萬像素的產品出現,而在2003年,這一級別的產品的像素都是600萬像素左右。但在2005年,佳能和尼康頂極旗艦的最高像素都沒有被打破之前的像素記錄,而中端和低端數碼單反相機也都在600萬像素和800萬像素之間徘徊。
這一方面體現出數碼相機成像元件半導體的發展已經達到了目前技術限制的一個瓶頸,想要再增加像素(意味著更小體積的像素)并不那么容易。雖然也有許多廠商在向這個方向不停的努力,賽普拉斯半導體公司(Cypress Semiconductor)也宣布向客戶供應其面向高端數碼相機(DSC)的新型900萬像素CMOS圖像傳感器,但是至少到現在還沒有得到什么產品方面的反饋。
而另一方面也預示著這些廠商都在憋住力量沖刺2006年的數碼相機兩會(年初的PMA 2006和下半年的PhotoKina2006),希望能夠到時候有個更好的表現,現在就急于把新產品拿出來還為時過早。
另外一個方面,對于一般的消費者來說,目前數碼相機市場中主流的400萬至800萬像素產品已經足夠日常使用,而盲目的選擇高像素產品并不一定拍攝效果就更好。在數碼相機行業,能夠生產出高像素相機只能證明廠商在技術上的領先,并不能表明高像素相機拍攝的效果就更好。
廠商所推崇的高像素數碼相機,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根本沒有理會的必要,因為只有綜合考察了CCD、鏡頭以及圖像處理技術,才能比較客觀地判斷一臺數碼相機的好壞。如果只是想選一款平時家用數碼相機,有一個更簡單的辦法,在確定了需要的實用像素和功能后,選擇一款更輕薄的產品,最好是能夠放在口袋里隨身攜帶的,因為這樣在外出時會省不少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