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消息:日前,美國在日內瓦召開的一次會議上拒絕了由聯合國接管互聯網根服務器的提議,表示仍將保持對國際互聯網的最終管轄權,遭到歐盟、聯合國和一些與會國家的反對。歐盟代表指出,國際互聯網是一項全球共享資源,不應由個別國家擁有最終控制權,美國應該逐步“放權”。
據美聯社10月1日報道,聯合國全球信息社會峰會將于11月在突尼斯舉行,此次在日內瓦召開的會議是最后一場預備會議。歐盟發言人馬丁·謝爾麥爾在會上說:“歐盟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很堅定……國際互聯網是全球共享資源,理應由所有國家共同管轄。我們正在尋求一個將公共政策與互聯網管轄更好結合的新的管理模式。”
當前,全球互聯網根服務器由美國國際域名管理機構(ICANN)負責管理。該機構在1998年由美國商務部授權成立,是一個私營機構。歐盟代表此次提出,國際互聯網應由政府和私營部門共同管理,并提議可將互聯網“權力下放”給政府間組織,或者直接由聯合國下設組織管理。
美國國務院國際通訊和信息政策協調員大衛·格羅斯對歐盟的提議表示“深深地失望”。他說:“我們不同意聯合國接管國際互聯網,盡管有些國家很希望那樣,但我們認為這無法接受。” 對此,謝爾麥爾委婉地表示:“我們并非否認需要私營部門的管理,比如,美國ICANN的工作方法就非常奏效。但我們仍然希望,能就政府與私營部門共同管理達成一個折中協議。”
眾所周知,國際互聯網的原始系統由美國建立,互聯網的大部分早期發展也是美國投資的。因此,美國一直以來壟斷著對國際互聯網的管理權。但近年來,一些發展中國家紛紛指出,早期進入互聯網的西方國家大量鯨吞域名,自己只能分得剩余的有限資源。越來越多的國家要求與美國分享互聯網管理權。
美國私營機構ICANN的董事會成員來自世界各國,但美國商務部卻擁有否決ICANN管理權的權力。在ICANN成立之初,美國商務部曾表示過,一旦ICANN的運行模式成熟,商務部就會逐步放權。但聯合國在2005年上半年卻指出,幾年過去了,美國商務部根本不想兌現當初的“諾言”,互聯網控制權至今仍牢牢掌握在美國政府手中。(王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