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組織書記專訪】
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 建設教育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學
——訪西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賈寧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蘇家英
“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突出教育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作用,明確了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任務,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日,西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賈寧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我們將立足建校120周年新起點,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學校師資隊伍建設、一流學科建設、高水平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全過程,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凝聚全體師生的信念與共識、轉化為謀劃學校改革發展的能力與本領、轉化為推動一流大學建設的舉措與成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教育力量。
“著眼人才強國戰略,完善高素質教師隊伍培養體系。”賈寧說,師范教育是西北師范大學的教育本根和辦學特色,辦好師范教育的關鍵在教師。我們要堅持師德為先,嚴格教師立德樹人過程管理,突出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建設潛心育人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全體教師要不斷強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思想自覺和政治自覺,既做好“經師”,又當好“人師”。堅持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性工作,不斷完善教師發展與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引、培、用、穩”全鏈條工作機制。堅持從專任師資隊伍數量和結構、教師學科專業背景和水平、教師教學發展條件等方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優化學校自主培養、人才引進、柔性管理的人才工作體系,為教師職業生涯全面發展提供支撐,全面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著眼科技自立自強,加快一流學科體系建設。”賈寧表示,我們要主動對接國家“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堅行動”和甘肅設立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區等重大舉措,搶抓歷史機遇,強化教育學、簡牘學兩個一流學科突破工程的支撐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高質量落實“雙一流”建設和改革任務,推進教師教育特色、民族共同體特色、服務西部發展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學建設工作取得重要進展。著眼“四個面向”,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有效集聚知識、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提升科學研究水平。打破學科壁壘,實現資源共享,推進有組織科研和學科交叉創新,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發揮甘肅文化發展研究院、絲綢之路與華夏文明傳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河西走廊研究院等科研創新平臺作用,優化科技創新體系,積極參與國家及省級重大科研攻關,提升學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著眼人的全面發展,優化‘五育并舉’人才培養體系。”賈寧說,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根本任務。我們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一體化融合推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形成更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以國家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突破點,堅持“五育”并舉。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教育,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研究宣傳和人才培養能力。鞏固優化大思政工作體系,增強思想政治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著力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本領、培養奮斗精神、促進全面發展上下功夫。持續推進學校本科教學改革工程,著力提升研究生教育工作水平,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全面提升學生自我管理、主動學習和創新能力。
“著眼‘新師范’特色,培養高質量時代新人。”賈寧表示,我們要持續實施“新師范”教育創新行動計劃,圍繞學校辦學定位與培養特色,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優化師范類專業課程體系。堅持將“四有”好老師的新時代要求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傳統師道文化貫穿師范生培養全過程,涵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教育情懷。打通師范專業學科壁壘,堅持從專業設置、學科群、課程群、教學團隊等方面系統性謀劃師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動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有效銜接,從理念目標、培養過程、方法手段、質量標準和監督評價等方面建立高質量師范教育體系,鼓勵引導學生將個人發展與國家需要緊密結合,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