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揮職業院校技能優勢,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夯實鄉村振興人才基礎,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Files261/BeyondPic/2022-9/20/2209201443abb0f114dc1b922b.jpg)
一、強化政策宣講,保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組織專家學者圍繞“發展壯大農村經濟,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數據+技術,打造數字化勞動力”、“紅色筑夢創業人生,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主題,就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鄉村振興帶頭人在日常種植、經營、銷售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問題開展針對性培訓。駐村干部堅持入村調研,入戶交流,摸排調查基本情況,宣傳鄉村振興政策,做到底子清、情況明。動態調整“一戶一策”,完善村規民約,倡導婚喪嫁娶新風尚。
![](/Files261/BeyondPic/2022-9/20/22092014431de52b76e5aaf489.jpg)
二、發揮專業技能優勢,夯實鄉村發展振興美麗。組建“甘林職院科技服務小分隊”,對五龍鎮28個行政村開展花椒種植、病蟲害防治等農業實用技術現場培訓,累計培訓2686余人次并發放培訓技能證書。發揮特色專業優勢,利用無人機技術對周山村、柏樹王村地理地形測繪,根據鎮村整體規劃制定效果圖,為鄉村振興一體化發展奠定基礎。組織電子商務專業教師,就互聯網營銷、網站推廣、手機APP使用開展互動教學,拓展網絡銷售渠道。為五龍鎮楊王產業園設計“黑美人”、“紅美人”土豆以及小堯村“神泉粉條”外包裝商標,增強市場競爭優勢。
![](/Files261/BeyondPic/2022-9/20/2209201442e5acd8f2c513b02a.jpg)
三、整合教育優勢資源,堅持外幫與內生相結合。與天津商務職業學院、甘肅省現代林業職業教育集團、莊浪縣職業教育中心四方協商,簽訂“鄉村振興幫扶協議”,開展專業建設、師資建設、實訓室建設幫扶。為隴南市甘泉農中就專業規劃、專業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開展中高職貫通培養工作。組織教師專家對舟曲縣、肅南縣等地區開展職業能力提升培訓,內容涵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智慧林業技術應用、森林資源監測與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技術、自然資源執法監督等專題。組織張家川縣鄉村振興帶頭人前往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眾興菌業就業扶貧工廠等地觀摩學習,確保學員們能學有所獲、學以致用,帶動更多農民創業就業、增收致富。
![](/Files261/BeyondPic/2022-9/20/22092014428b01247135f4256c.jpg)
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堅持斬貧與振興相結合。30余名青年師生利用暑假時間,分別赴天水、慶陽、隴南等地開展“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文藝匯演,組織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手繪文化墻”、“挑戰杯”云接力、“關愛五老”、宣傳推廣普通話等系列活動。走訪留守兒童、老人,建立長期聯系機制,定期開展陪伴輔導和心理疏導。
![](/Files261/BeyondPic/2022-9/20/22092014421a5f832b92209fc9.jpg)
(來源:甘肅林院 轉載: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