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文明如水、潤物無聲,文明如火、燭照古今。文明,既是一個人綜合素養的全面體現,也是一所學校精神風貌的集中展現,同時,更是一股凝聚共識砥礪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在成功創建首批甘肅省文明校園的基礎上,學校又不失時機地提出了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的接續奮斗目標。面對新的目標,廣大師生員工都在以各自自我的方式默默地加油鼓勁、添磚加瓦。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的任務非常艱巨,需要學校上上下下付出巨大的努力,絕非畢其功于一役。應該說,在創建全國文明校園新的征程上,每個個體的文明是最直接、最基礎、最基本的要求。那么,我們每個個體到底如何身體力行才能更加文明呢?為此,我們開設了《文明行為大家談》欄目,以約稿的方式就文明及文明行為等范疇的話題讓大家各抒己見,以饗讀者。
↓↓↓
【第一期】圖書館館長談閱讀文明
![](/Files261/BeyondPic/2022-4/29/220429092118a7f61746568741.jpg)
閱讀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當今社會,將閱讀養成為終生習慣已是建設“學習型社會”、“學習型校園”的時代要求。作為當代大學生,養成文明閱讀的好習慣不僅可以使大家有涵養、有教養,長知識、長能力,還可以培養健康的情趣,提高人文素養,增強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本領和責任心。
圖書館是提升自我修養的文明殿堂,也是同學們共同的學習家園。一個好的閱讀環境需要我們共同用心呵護,好的學習條件需要我們倍加珍惜。作為讀者,享有在圖書館學習和借閱的權利,同時也有愛護圖書、維護圖書館良好閱讀環境的義務。
因此,為了使同學們規范自己的行為,做文明讀者的倡導者、宣傳者、踐行者,圖書館倡議“文明閱讀從我做起”,共同營造一個文明和諧、寧靜雅致的讀書家園,大家不僅要尊重自己,更要尊重他人,遠離不文明行為,積極踐行以下文明閱讀行為:
1.注意儀表、著裝整潔,言談文明、舉止大方;
2.保護圖書,不隨意亂涂亂畫,不隨手丟棄圖書,保持書架有序、方便查找;
3.保持安靜,不閑聊、不喧嘩,不大聲朗讀,關閉手機鈴聲、不大聲接打電話;
4.不占座位,堅持閱覽室一人一位,不空占閱覽座位;
5.保持整潔,不亂扔垃圾,不亂踩亂踏,禁止吸煙,不在閱覽室吃零食。
美麗校園、美在閱讀,書香中國、書香學子。圖書館作為我們美麗校園的文化地標,是知識的殿堂,是神圣的地方,是獲取信息的重要場所。同學們,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規范自己的閱讀行為,講社會公德,做文明讀者,發揮正能量,共同營造文明和諧、書香濃郁的閱覽環境,為構建文化校園、和諧校園、美麗校園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第二期】信息中心主任談網絡文明
![](/Files261/BeyondPic/2022-4/29/2204290921160c62b15fee6b0c.jpg)
網絡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時代人們使用互聯網應該秉持的道德操守。在日常生活中,網絡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可或缺。因而,大力倡導網絡文明,身體力行網絡文明,積極營造清朗、健康的網絡空間是我們每位師生的身份所為和自覺行為。
一、以黨的創新理論引領校園網絡空間健康發展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互聯網內容建設,發揮網絡傳播優勢,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文化陣地建設,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凈化校園網絡生態環境,增強學生網絡法治意識,維護校園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打造風正氣清的校園網絡空間。
二、塑造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網絡空間
構建“互聯網+”校園文化新媒體宣傳平臺,推動校園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弘揚主流價值,引導廣大師生特別是青年學生自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對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違背的錯誤思想、低俗文化、落后觀念等內容須堅決制止。精心打造有創意、接地氣的圖解、動漫、微視頻等融媒體產品,傳播正能量,弘揚工匠精神,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網絡文化生態。
三、以良好道德風尚滋養校園網絡空間
提升校園網絡空間道德建設水平,強化示范引領,廣泛開展時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邊好人和優秀志愿者等典型案例和事跡網上宣傳,形成崇德向善、學習先進的濃厚氛圍。遵守網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在網絡空間文明交往,講求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不沉迷于網絡,堅決抵制道德失范、價值錯位、心靈扭曲等網絡行為。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文明志愿服務和網絡公益活動,引導青年學生從自身做起,強化道德認同和人格養成,培育良好的網絡文明習慣。
四、以網絡安全管理凈化校園網絡空間
加強對校園網絡的監管治理,持續推進“清朗”“凈網”等專項行動,在視頻直播、公眾賬號、互動社區、知識問答等重點領域開展清理整治,規范網絡傳播秩序,引導廣大師生自覺弘揚真善美,堅決抵制網絡謠言、網絡詐騙、網絡暴力、網絡信息泄露等違法違規問題,營造良好的校園網絡環境。以網絡安全活動周為契機,舉辦多種網絡安全宣傳活動和普法教育,通過知識競賽、網絡宣傳等網絡普法系列活動,切實形成“網絡安全為師生、網絡安全靠師生”的工作格局。
總之,文明上網,做一個合格的網絡人,是我們建設校園網絡文明的共同目標,也是我們共同的責任,需要廣大師生員工文明上網、安全用網,共同打造積極健康的校園網絡文化,努力建設美麗和諧的文明校園。
【第三期】后勤處長談環境文明
![](/Files261/BeyondPic/2022-4/29/22042909215c3bf18e78c48242.jpg)
良好的校園環境是學校精神面貌的反映和文化氛圍的體現。潔凈、舒適、安全的校園環境不僅是我們工作、學習、生活的需要,而且是陶冶情操的需要。因此,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應有的職責。
近年來,學校在校園文明環境建設方面持續用力。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校園環境建設,對環境建設提出很高的標準要求。后勤處不斷增強對校園環境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把打造良好的校園環境作為業務工作的重中之重來對待。在實際工作中,本著對學校、師生及社會負責的態度,與各部門通力合作,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建設項目工程,先后對教學樓、學生公寓樓、校園美化亮化綠化、校園水電暖管網等設施進行分批升級改造以及更換教室課桌椅、燈具等;同時,投入足夠的精力物力及措施持續在美化、綠化、亮化、凈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從而,營造了干凈整潔、高雅肅靜、優美舒適的校園環境氛圍,廣大師生樂享其中。
良好的校園環境需要下繡花功夫去營造,需要長此以往去著力,需要人人處處去維護。我想,今后主要可在以下幾方面努力推進校園環境建設。
一、建全機構
成立專門的領導組織機構,負責學校校園整體環境規劃布局、實施管理、提升工作,形成職責明確,分工清晰的機制,按照規劃分布分級實施。
二、建立制度
把環境建設納入學校整體發展規劃之中,制定相關規章制度,使校園環境建設與管理工作有目標、有計劃、有落實、有成效。
三、強化引導
引導教育廣大師生,改變對低碳環保的認識態度,從節水、節電、節氣等小事做起,一起行動共同養成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教育引導學生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養成愛護學校公共設施、注意宿舍環境、食堂和打開水要自覺排隊維護好秩序的行為習慣;把校園環境文明教育納入實際工作和學生課堂,充分利用職工大會、學生活動、宣傳標牌、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向全校師生進行愛護環境、美化環境的宣傳教育。
四、細化管理
要圍繞“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全域無垃圾”活動,不斷開展美化凈化校園。堅持做到校園環境管理規范化、經常化、制度化;采取細化管理、督促檢查、項目實施等措施,不斷提升衛生清潔機械化設備率加人工服務;實行校園衛生“全天清潔制”、實施美化亮化綠化項目,高標準開展環境衛生清潔和治理。
五、優化布局
可從專門化、功能化、區域化著眼,對校園布局優化規劃,分為學生生活區、教學區、實訓區、運動區、家屬區等不同區域,并按側重實施改造提升,有計劃、有步驟推進校園環境建設,努力構建花園式校園。
總之,學校文明校園的創建是一項系統工程和長期任務。后勤處將把校園環境建設作為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的重要抓手,按照高校文明校園“六好”標準,積極開展創建工作,為把我校早日建成全國文明校園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四期】團委副書記談學生行為文明
![](/Files261/BeyondPic/2022-4/29/2204290921c50f7d02ced52c05.jpg)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主陣地,是精神文明建設的示范園。大學生是高校的主人,更是校園精神文明的踐行者,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不僅體現個人的素養,更展示學校的精神面貌。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營造人人講文明、懂禮貌、守秩序的良好校園氛圍,推動學校文明形象持續提升,助力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學校團委倡議廣大學生,摒棄不文明陋習,強化公德意識和校園主人翁意識,愛校如家,做文明有禮大學生,做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體倡議內容如下。
1.遵紀守法,弘揚正氣,正確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遵守校紀校規;
2.勤奮學習,追求真理,崇尚科學,刻苦鉆研,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培養良好的學風;
3.誠實守信,嚴于律己,不遲到,不早退,遵從學術規范,恪守學術道德,不抄襲,不剽竊,不作弊;
4.明禮修身,弘揚傳統美德,遵守社會公德,關心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禮貌待人,豁達寬容,尊重少數民族同學的風俗習慣;
5.舉止文明,保持儀表整潔,著裝大方得體,不濃妝艷抹,不著奇裝異服,不穿著睡衣、拖鞋等進入公共場合;
6.自覺排隊,文明用餐,餐后主動收拾餐具,珍惜糧食,厲行節約,不浪費食物,創造良好的就餐環境;
7.自尊自愛,潔身自好,不吸煙,不酗酒,不沉迷網絡,不打架斗毆,男女同學交往不過分親密,自覺抵制黃、賭、毒等不良誘惑;
8.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培養健康消費觀念,不追求超越自身和家庭實際的物質享受;
9.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強健體魄,提高身體素質,保持心理健康,磨礪意志;
10.關愛自然,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損壞公共設施,不折花草樹木,不踐踏草坪;
11.自覺遵守宿舍管理規定,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熄燈就寢,不在寢室喧嘩、打鬧,不影響他人的正常學習和生活,不留宿、不外宿;
12.不參與非法傳銷、校園貸,不傳播邪教、封建迷信,不參加有損大學生形象、有悖社會公序良俗的活動。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從小事入手,從身邊做起,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與義務。美麗校園,一草一木,需要大家共同呵護;文明校園,一言一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同學們的文明行為和習慣,不但為文明校園增色,更為你們的人生添彩。
【第五期】后勤處副處長談餐飲文明
![](/Files261/BeyondPic/2022-4/29/2204290921511084dbdae8f196.jpg)
為進一步深化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倡導文明餐飲行為,積極推進餐飲文化,樹立“粒粒皆辛苦、文明進餐桌”的良好風尚,提升健康文明、節儉惜福的文明素養,踐行文明餐桌規范、樹立勤儉節約意識,使厲行節約不浪費的文明餐桌理念深入人心。
食堂工作人員使用文明用語,對師生員工一視同仁、耐心和氣、熱情周到。不斷提高飯菜質量,做到飯菜分量足、質量好。守住食品安全紅線,搞好個人衛生、食堂衛生。虛心接受師生員工意見,不斷改進服務態度。做好廚具、餐具的日常清洗消毒、后廚大廳餐桌環境衛生的清掃工作。注意節約、杜絕浪費,檢查保養食堂所有設備,做好防火防盜。
用餐人員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光盤行動、樹立“吃多少買多少”的思維意識。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排隊就餐,使用文明用語。遵守食堂規定,不將餐具帶出餐廳、不惡意損壞公共財物和丟棄餐具。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巾和食物殘渣,用餐結束將餐具放到餐具回收處。不穿拖鞋進入食堂,注意自己的穿著和行為。
食堂的良好秩序、文明就餐需要廣大師生與各個部門的共同努力,文明就餐,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播種的是習慣、收獲的是品格”。讓我們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樹立當代大學生良好形象,為營造一個文明、有序、溫馨的就餐環境而努力!
【第六期】學生會干部談宿舍文明
![](/Files261/BeyondPic/2022-4/29/220429092195c68b9d58181f2a.jpg)
校園里,我們邂逅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當我們推開寢室門,宿舍就成為我們生活學習的一方天地,這里記錄著我們的喜怒哀樂和酸甜苦辣。作為同學們共同的家,宿舍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宿舍內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是我們每個大學生應盡的義務。為努力創造整潔、文明、健康的寢室環境,營造溫馨美好的學習、生活氛圍,校學生會向全校大學生發出如下倡議:
1.自覺遵守宿舍管理規章制度,服從統一管理,禮貌接待來訪老師或其他工作人員;
2.不抽煙、不喝酒、不沉迷網絡游戲、不私拉亂接電線、不使用違章電器、拒絕存放危險物品,離開宿舍時切斷電源,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報告;
3.增強自我防范意識,提高警惕,防火防盜,外出時要關好門窗,加強個人貴重物品的保管,不隨便向陌生人透漏個人信息,不輕信他人;
4.注意公共衛生和宿舍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高空拋物,不破壞公物,杜絕違規張貼小廣告;
5.培養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不喂養寵物,不大聲嘩,不追逐打鬧,不做影響他人休息的活動;
6.宿舍注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身體不適,及時就診,防止傳染他人。
守宿舍文明,創文明宿舍,做文明學生。希望廣大同學都能認識到保持良好宿舍環境的重要性,用實際行動響應學校號召,共建文明、整潔、健康、和諧的宿舍氛圍。
(來源:甘肅機電學院 轉載: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