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水師范學院學生工作處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通過網絡問卷的方式,對全校學生進行了一次心理健康狀況普查。
此次心理健康狀況普查主要圍繞學生的情緒、身心癥狀、壓力、人際、軀體化、心理調節以及希望得到哪些心理援助等方面展開。截止11月8日,共回收有效問卷8759份。學生工作處處長王跟田表示,此次心理健康狀況普查旨在全面了解學生在疫情防控封閉管理期間的身心健康狀況,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在疫情防控封閉管理期間心理健康狀況相對穩定,對疫情防控工作表現出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意志品質。同時,隨著封控時間的延長,學生在身心癥狀以及身心壓力方面還是凸顯出一些問題,如果不及時加以關注或干預,可能會對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產生嚴重影響。
普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心理健康,對疫情防控工作表現出積極的心態,對黨和政府的防控政策充滿信心,對學校為確保學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所出臺的一系列防控措施表示認同和理解。在疫情防控、尤其是封閉管理以來,同學們目睹了醫護人員的奉獻精神,學校教職員工尤其是值班老師的日夜相伴,學校領導的噓寒問暖,心理教師的有問必答,食堂工作人員為了讓每個同學都能吃上飯的堅守,老師深更半夜頂風冒雨陪伴學生去醫院就醫的感人場面……這些默默的堅守和奉獻感染和教育著學生,使學生有了一種安全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封控管理的實施打亂了學生原有的生活、學習和作息規律,適應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在短時間內適應了新的生活,但還有部分學生表現出無所適從,甚至把生活中的一些不便,看成是一種災難,時間長了覺得壓力越來越大。還有部分同學對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不理解,從心理上抵觸,看問題比較片面,對一些能引起矛盾的小事比較上心,情緒不太穩定。
通過對影響學生心理原因進行詳細分析,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方面,進一步做好宣傳引導工作,統一學生的思想認識,讓學生理解、認可并支持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另一方面,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精準識別有較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精準施策,靶向治療;注重認識與識別心理異常現象,特別注意防止因心理障礙引發的意外事件發生,做到及早發現,及時預防和有效干預。
與此同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建立了學生心理發展檔案,對不同情況的學生進行分類管理,對心理問題高危人群進行重點管理,建立與“問題”學生家長、周圍同學的聯系,密切關注學生行為。
學校要求,班主任和輔導員要更加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一旦發現有行為異常者,要第一時間向學院和學生工作處報告,要迅速做出反應;任課教師和學生管理者要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具體的工作中,要堅持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相結合,堅持普及教育與個別咨詢相結合,堅持傳授知識和調動情緒相結合,堅持解決實際問題與心理問題相結合。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主任王丹老師表示,目前學生對線上心理自助資源的需求很大,中心在持續開展心理援助熱線和網絡咨詢服務工作的基礎上,將及時通過中心微信公眾號推送心理健康系列講座視頻和資料,引導學生關注自我心理健康,增強心理保健意識,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
“通過此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普查,使我們較為全面地了解了學生在疫情防控封閉管理期間的心理健康狀況,明確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我們將進一步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戰疫必勝信念,以堅強的內心贏得與疫情抗戰的最后勝利”,王跟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