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同時開展線上教學,教學空閑查看釘釘群的留言和互動是三人最幸福的時刻;二十多天來,天水市麥積區教師夫妻和孩子在家里忙碌著,疫情當前,天水有這樣一群人,默默付出,他們以家庭為單位,夫妻篤定地堅守在線上教學第一線,孩子認真上網課,他們既是伴侶,也是戰友,更是最美“戰疫之家”。
“線上教學啟動的那天,三個直播陣地早都分配好了!爸爸在臥室、媽媽在餐廳,我在客廳”上高一的女兒自豪的說。 “這樣安排也好,我們相互不影響。”媽媽安老師笑著說。家里的房子不大,兩室兩廳的房子,女兒在天水一中上高一,丈夫是麥積區區府路小學數學老師,安老師則是麥積區道南小學的語文老師,每天吃完早餐,安老師口中的“我們”開始忙碌起來,調試設備、課前準備、點名簽到、授課互動,一樣都不落,連日來線上教學沒歇過。而對于這種情況,一家人早已駕輕就熟,習以為常。在女兒心中,父母既是她的榜樣,也是她拼搏的力量。
丈夫楊旭宏教六年級兩個班數學課程還是教研組長,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實時跟蹤和指導,是每天最重要的日程安排。溫馨提示學生正常作息,督促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對學生線上提交的作業,都逐一修改反饋。他總是對家人說,“批閱作業變成了隔屏對話。每天最輕松的時刻就是看到作業收齊。每天最快樂的瞬間就是看到學生努力了,進步了,收獲了。”
妻子安靜波,她每天通過微信和小程序為孩子們布置語文作業,當學生們完成作業后,她一張一張的將作業圖片與學生姓名挨個對應,批改完成后,她又一個一個的總結學生的作業優點,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她利用錄制微課、每天晚上相約線上直播和私加微信一對一輔導等形式幫助孩子解惑。
女兒楊佳睿,每天通過釘釘完成線上教育和老師布置的課后的作業,老師會在學習平臺上檢查學生的課堂筆記。幾天來,每一堂課,她都會認真做好筆記,課后認真復習做題。“今天老師在釘釘上檢查課堂筆記,夸我做得好,給了我最高分,太棒了”得到老師表揚的女兒向爸爸炫耀到。除了堅持線上學習外,課后還再花時間復習鞏固。“這個時候更多的是要靠自覺,保證正常睡眠的情況下,其余的時間基本都用來學習了,老師們也一直為我們鼓勁加油。”
“下午三點到晚上十二點我還要到社區去當志愿者,今天我值班,晚飯別管我。”妻子邊收拾錄播設備邊給丈夫交代。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無數像這樣的夫妻檔和“戰疫之家” 他們用自己的愛和堅守詮釋著“家”的含義,為筑起疫情防控戰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最美的責任和使命擔當。他們始終相信,只要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