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甘肅機電職院在行動】
因為有你,校園更美麗——致奮戰一線的防疫“衛士”
天水發生本土疫情后,根據省市部署要求,學院黨委立即行動、靠前指揮,廣大黨員干部、師生員工、志愿者、醫護工作者、社區工作者等齊心協力、奮戰一線,守護著全體師生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
“這是我的工作”。武威市人民醫院、中醫院和腫瘤醫院醫護人員一行33人支援天水疫情防控工作,在我院連續開展為期6天的4輪核酸檢測采樣工作。“因為防護服穿戴不方便,我們盡量不喝水”“來的太急,沒帶棉衣,沒想到天水挺冷的”“因為核酸檢測采樣必須保持通風,所以不能到房間內”,她們在零下7攝氏度的雨雪天氣中,堅守崗位,辛勤工作。“白衣天使”的職業操守,讓我們感動。因為有你,戰疫必勝!
“我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學院司機馬四喜說。馬師傅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主要的工作是物資及人員運輸保障。他每天早晨五點半起床,先到社區搬運核酸檢測物資和人員接送,七點半開始“擺渡”南北校區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并且隨時聽從調遣,在三個校區之間運送物資。當有學生受傷、感冒發燒等,零晨一點多他還要從被窩中爬起護送到醫院。一名普通的學院職工,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槍林彈雨,但,就在這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任勞任怨、無私奉獻。
“很辛苦,但是也充實。”邵軍平是學院后勤處工作人員,主要承擔學院南北校區環境衛生、保潔綠化等工作。疫情防控以來,因為交通限制、人員健康碼異常等,保潔人員數量減少,加之學院取消堂食,生活垃圾是原來的2倍多,需要及時清運。同時承擔的南北校區每日三次的校園、公寓樓、辦公樓、食堂等消殺工作,在任務重、人員少的情況下,學院環境衛生質量不降低,消殺無遺漏。不計較、不埋怨,只為學院干凈整潔。疫情防控有我更無我,只是做好本職工作。
“我是一名既‘溫柔’又‘嚴厲’的老師”。田錦濤是學院機械工程系輔導員,疫情突如其來,再一次的搬入學生宿舍,與學生同食宿、同防疫。每天查看學生“三碼”、督促學生量體溫、做核酸,監督學生上網課,促使學生勤通風、搞衛生、少聚集、多鍛煉。學生秦富兵說:田老師嚴厲背后體現的是對學生們的高度負責,紀律上管得嚴,學習上也容不得我們犯馬虎,工作認真、很關心我們。
“如果我們自己不高度重視,又怎么去帶領和勸導身邊的同學配合防疫工作呢?”學生志愿者申秀如說。申秀如是學院信息工程系2051班學生、青年志愿者協會副會長。從第一輪核酸檢測到第八輪核酸檢測,每一次采樣工作開始前,申秀如總是提前召集志愿者們做好準備工作;采樣現場,總是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同學,請戴好口罩”“同學,入口在那邊,請從那邊進”“同學,請排隊、保持一米線”......這些話語她每天都要重復幾百甚至上千遍,有時嗓子都已經沙啞了,但她依然拿著喇叭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著同學們。紅馬甲、防護服是她的“戰袍”,校園是她的“戰場”,因為有申秀如這樣一批“戰士”,戰“疫”何愁不勝!
徐德輝,后勤處處長、疫情防控辦公室副主任。“年齡大了,干不動了,腦子轉不過來了。”疫情發生以來,他對外匯報溝通、對內安排落實;既要統籌疫情物資保障、又要保障學院水電暖正常,要細化具體工作任務、且要關注協調健康碼異常和密接人員及此密接人員閉環。從開學到現在,一次次的核酸檢測、一次次的水電暖報修、一次次的物資采購、一次次的......,從早到晚穿梭于校園。“說不完的話,干不完的活,但是事情不敢耽擱。”就是這樣的一名黨員干部,服務師生零距離。戰“疫”不勝我不退,盡顯黨員風采。
他們僅是這次戰“疫”中各層面的優秀代表,還有更多的共產黨員、醫護人員、志愿者及廣大師生員工均立足本職,不畏嚴寒、不懼風險,為疫情防控奉獻點滴力量,維護著校園安全、守護著師生健康。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