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8/BeyondPic/2019-9/26/1909261005c7a545c2a4776a56.jpg)
9月24日上午,天水師范學院在新落成的張鴻勛先生雕像前舉行張鴻勛雕像揭幕儀式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德樹人做表率”演講活動。張鴻勛先生家屬,全體在校校領導、黨委常委、各中層黨總支負責人以及文學與文化傳播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師生300余人參加活動。活動由黨委常委、副校長、校慶辦公室主任汪詠國主持。
![](/Files258/BeyondPic/2019-9/26/19092610050bf22e5a4bac3a4a.jpg)
儀式上,學校黨委書記李正元和校長安濤為張鴻勛先生雕像揭幕并獻花;張先生家屬,教師代表、黨委常委馬超和歷史文化學院陳于柱教授分別獻花。
![](/Files258/BeyondPic/2019-9/26/1909261005bc62a1e3b3d6f206.jpg)
張先生的兒子張臻代表家屬發言,感謝學校師生對先生人品、學術的認可和對先生的深切懷念。
![](/Files258/BeyondPic/2019-9/26/19092610054b22593393dc3f81.jpg)
在隨后舉行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德樹人做表率”演講活動中,音樂舞蹈學院副教授海和平作了“張鴻勛先生立德樹人先進事跡”主題演講,深情講述了張鴻勛先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心系教育、扎根學校,守正奮進、教書育人的可貴品質和精神。參加活動的師生紛紛表示,先生的人格魅力感人,學術影響深遠,我們一定要以先生為榜樣,堅守初心使命,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積極為辦人民滿意的大學貢獻力量。
![](/Files258/BeyondPic/2019-9/26/1909261005772e4d47e0f95ebd.jpg)
李正元在講話中指出,張鴻勛先生在敦煌文學尤其是敦煌俗文學研究方面成績卓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是他那個時代敦煌文學研究的代表人物。張先生在敦煌文學研究方面勇于探索,敢于立論,尤其是在敦煌說唱文學研究領域,開展了大量原創性研究,多有建樹,建立了一整套敦煌講唱文學研究的理論體系,在敦煌文學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其成果不僅對上世紀最后20年敦煌文學的研究具有開創之功,而且對敦煌學和中國文學史作出了重大貢獻。張先生晚年仍堅持治學,并對敦煌俗文學研究理論進一步發展提升,運用比較故事學的方法,以宏大的學術視野,客觀揭示歷史時期中、外文學與文化的相互交流和人類文學的某些共性,進以說明敦煌文學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有力證明了敦煌文學以及中國古代文學在世界文明體系中的特殊價值和重要意義。
李正元強調,張鴻勛先生雕像正式揭幕,正是我們對張鴻勛先生學術精神的崇高致敬。學校師生一定要不斷傳承和汲取張鴻勛先生的精神力量,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敬畏學術、追求卓越,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奮,為把學校建設成為西部一流、國內知名、師范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作出應有的貢獻。
張鴻勛先生雕像由蘭州凱文雕塑工作室設計,甘肅第二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贊助。
![](/Files258/BeyondPic/2019-9/26/190926100557d84d39300c4ac0.jpg)
張鴻勛先生(1935-2016)是我國著名敦煌文學研究專家,曾任天水師范學院教授,敦煌研究院兼職研究員,甘肅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甘肅省政協六屆委員,九三學社天水市委主任,天水市政協副主席;兼任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甘肅敦煌學學會副會長、敦煌語言文學學會理事、甘肅省教材建設委員會副主任、省高校職稱評審委員會中文學科組成員。張鴻勛先生1959年8月從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旋即分配到天水師范專科學校(今天水師范學院)任教,在學校工作生活長達半個多世紀,教學科研多次獲獎。曾參與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敦煌文學概論》等教材編寫,其中《中國文學史 (第3版)》入選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1983年至1991年擔任天水師范專科學校(現天水師范學院)副校長,主管教學科研。198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991年擔任天水市政協副主席,1994年榮獲全國曾憲梓教育基金二等獎,并將當時所獲兩萬元獎金全部捐給了學校。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