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高考學子看過來,蘇州這所學校太牛了!
國家資助,助你成才!
★學校榮譽★
★江蘇省平安校園單位
★蘇州黨建工作示范點單位
★江蘇省民辦企業先進單位
★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
★蘇州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
★江蘇省信息化協會會員單位
★江蘇省百強民辦非企業單位
★江蘇省高校文明食堂先進單位
★江蘇省高校文明宿舍先進單位
★江蘇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單位
★全國自律與誠信建設先進單位
★東南東中國創業產業最佳園區單位
★2019年江蘇省應用型本科院校創建單位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60b1e29fa86801e6.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3fd17217c997c1b9.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b56b23609852ae21.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a1b096c38250126b.jpg)
★學生錄取,到學校報到后專業可調劑★
02
資助政策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8eae1bf063824e06.jpg)
《國家資助,助你成才》
(一)新生入學資助項目:當年考入普通高校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可申請入學資助項目,解決入校報到的交通費和入學后短期生活費。就讀省外院校的新生每人1000元,學生可向當地縣級教育部門咨詢辦理。
(二)國家獎學金:獎勵普通高校中特別優秀的學生,從二年級起可申請獲得國家獎學金,每人每年8000元。
(三)國家勵志獎學金:獎勵資助普通高校中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從二年級起可申請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每人每年5000元。
(四)國家助學金:資助普通高校在校生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解決在校學生期間的生活費,平均資助標準為每人每年最高4000元。
(五)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是由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的、在學生入學前戶籍所在縣辦理的助學貸款,每人每年申請貸款額度不超過8000元。
(六)校園地信用助學貸款:是由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的、在學生入學后,通過學校學生資助部門向經辦銀行申請辦理的國家助學貸款。每人每年申請貸款額度不超過8000元。
(七)服兵役國家教育資助: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直接招收為士官、退役后復學或入學的省屬高校學生實行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學費減免,標準為本專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
(八)國防教育班:為提升部隊士官人才質量,財政部、教育部、總參謀部聯合發布通知,決定自2015年,對直接招收為士官的高等學校學生(含定向生)施行國家資助。凡從我院入伍的在校在籍學生享受相應的學費補償、昆山地方經濟補助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綜合補助高達約24萬元。面向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限招50人)
(九)建檔立卡精準扶貧戶學費減免:對進入我校就讀的甘肅省58個連片貧困縣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2018年以后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應、往屆學生(無法繳納學費的新生,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學生、特困供養學生、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及殘疾人子女、烈士及優撫家庭子女、孤兒等)可獲得我校學費減免資助,根據國家標準最高減免5000元,最低1000元。
《企業資助,助你成才》
(一)生活品資助:對進入我校就讀的2019年應、往屆甘肅省學生,報道后可享受我校“校企合作”愛心企業界人士資助提供的價值1500元宿舍生活用品(床單、床褥、床被、蚊帳等)大禮包一份。
(二)生活費資助:對進入我校就讀的2019年應、往屆甘肅省(除甘肅天水市麥積區、蘭州市渝中縣區域學校)學生,在入學報道三個月內不輟學,每個人均可享受我校“校企合作”愛心企業界人士,甘肅籍愛心企業界人士,慈善基金社會組織等聯合募捐籌款,捐贈的“慈善助學”生活資助費共3900元(一次性發放給甘肅省學生)。
(三)勤工儉學資助:對進入我校就讀的2019年應、往屆甘肅省學生,我校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聯系校內愛心企業,安排企業提供相應勤工儉學崗位(食堂清潔員、超市貨物陳列員,咖啡店服務員等崗位)學生通過自己勞動獲得相應薪資報酬,用于解決在校期間生活費。
(四)頂崗實習資助:對進入我校就讀的2019年應、往屆甘肅省學生,通過一段時期的理論學習和實訓設備操作學習,通過我校搭建的校、企、政合作平臺,工學結合的雙主導教學模式,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意向去相關企業頂崗實習,技能提升。同時可獲得相應報酬,用于支付學習和生活費用。
《學校資助,助你成才》
(一)綠色通道:對進入我校就讀的2019年應、往屆甘肅省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新生如暫時籌集不齊學費和住宿費,可在開學報到期間,通過我校開設的“綠色通道”先辦理入學手續。入學后,學校資助部門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開展困難認定,采取不同措施予以資助。
(二)人才培養:我校設有“優秀學生干部、優秀社團干部、優秀黨員、優秀團員、優秀學生、優秀標兵、優秀畢業生、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三)獎優學金:我校設有優秀學生、優秀學生標兵、優秀畢業生、優秀干部、優秀團干部、優秀團員以及若干單項獎學金,獲獎比例達80%。
注明:對進入我校就讀的2019年應、往屆甘肅省學生,在校期間凡是符合國家,企業,學校資助標準的在讀學生,均可優先享受評比評選。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50ef24f82411a2b3.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8e975baed0f47d75.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3a9ed90f2dc95566.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cc61748d45633dc5.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ce4507c3af18f4ad.jpg)
校園景色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47a91b246a68ec1e.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0065a0643c0a5c85.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571bb9dc0e9890a6.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807ff6e458580212.jpg)
03
發展歷史
1998年11月13日,江蘇省教育委員會下發批復,同意籌建“民辦硅湖大學”。1998年11月15日,在江蘇省和蘇州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硅湖大學(籌)隆重奠基,成為江蘇創立最早的八所民辦高校之一。僅僅用了十個月,近十萬平方米的新校舍拔地而起。1999年10月4日—10月5日,學校首屆1250多名新生到校。
硅湖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實行計劃內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由著名教育家、建筑學家、美籍華人梁順才博士于1998年創辦,是江蘇省創辦最早的高職院校之一,也是昆山歷史上第一所高等院校。20年來,學院為社會培養了近30000名優秀的技術技能人才和創業型復合人才。
學院各類校舍18.2萬平方米,教學儀器1.05億元,圖書52.1萬冊。學院設有機電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建筑與環境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文化創意學院、兒童發展學院、基礎與社會科學部和繼續教育學院,開設38個切合地方需求的應用型專業,現有各類在校生6000余人。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4e04c73217cbfcc3.jpg)
硅湖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項目,建設于昆山市花橋國際商務城,背靠上海地鐵11號線光明路站,東接上海工業汽車城---安亭,南于上海市青浦區相連接,該項目總投資為15億元人民幣,建筑面積達18萬平方米,新校區項目地塊南側為教學行政區,建有教學樓、報告廳、行政樓,西側為生活后勤區,建有學生公寓、食堂,東側為生活運動區,建有室外田徑場、標準體育館,在生活后勤區北側還新建有專家樓共84套標準套間供學院專家入住,現已全部交付使用。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bfbfd6c9263bf437.jpg)
04
區位優勢
學院坐落于全國百強縣之首昆山,距上海市中心僅20公里,緊鄰滬寧高速花橋出口,上海輕軌11號線直達我校,交通十分便捷。蘇州軌道交通S1線已正式開始建設,S1線起點與蘇州3號線終點站夷亭路站銜接,止于昆山花橋,終點與上海11號線花橋站連接,在不久的將來,大家可以更加便捷的往來于蘇州、上海和花橋之間。
10分鐘:到達上海奧迪國際賽車場
10分鐘:到達滬通高鐵安亭北站
25分鐘:到達上海虹橋樞紐、外灘
45分鐘:到達上海人民廣場
60分鐘:到達陸家嘴金融貿易區
1.5小時:到達上海迪士尼樂園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da254b7f692cdb90.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ddf903d097e47485.jpg)
05
師資優勢
學院自創建以來,以“責任、榮譽”為校訓,確立“產學一體、立德樹人,為未來培養創造力人才”的辦學宗旨。堅持“質量立校,人才興校,專業強校、特色名校”策略。率先推進高職特色完全學分制和體驗式教學改革、全面實施榮譽制、社團全覆蓋、公寓社區化管理等全新的學生工作模式,教育教學質量和社會聲譽不斷提高。近五年來,學生在國家、省及行業的各類技能大賽中先后獲得86個團體獎項和196項個人獎。學院現有專任教師416人,其中副高級及以上職稱教師186名,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0%,雙師素質教師達80%。
06
實訓設施優、技能有保障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93b448e41c01ac18.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301c8b6740fdd399.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38914f1946626005.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c2dd06c60e1a3a45.jpg)
07
升學優勢
升本途徑多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003b76918beb3b01.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4fa273e3769fc305.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4053585afe0d379d.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d421a13540a33ac5.jpg)
08
就業優勢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19ac31c986d339d5.jpg)
學院堅持走優質的就業之路,硅湖學子走俏蘇錫常,躋身大上海。學院先后與希爾頓大酒店、京東、寶灣物流、通力電梯、長江新能源汽車、華東康橋國際學校、三一重工、萊克電機、好孩子集團、中加合資蘇州皇家木業、博眾電子、同濟堂藥業、巨力電梯、金螳螂裝飾等100余家知名企業共建實習實訓基地,開設定向班或冠名班,創造了“產教融合”、“工學交替”、“訂單培養”、“跟班實習”、“頂崗實習”和“校企雙元培養”等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實現了學校培養和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學院積極組織在校學生參加“專轉本”、“專接本”、“專升本”學習,以及去中外合作辦學院校留學深造,為學生未來發展架設立交橋。學院有室內設計師、物流管理師、國際商務師等60多種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認證資格。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連續多年均在98%以上。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628df2f0c70c68b2.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58283e7765a3e61b.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9130b1c6eee772e9.jpg)
09
合作交流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45b6eced3aa935ba.jpg)
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
2017年12月22-23日,江蘇省“2017江蘇省科技論壇-汽車技術發展分論壇-汽車智能化新技術研討會”暨“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實驗區”人才培養論壇由硅湖職業技術學院承辦,論壇圍繞“加快智能汽車制造產業發展,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主題,以產業鏈、創新鏈和人才鏈的“三鏈”深度對接為切入點,積極探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工匠人才”培養模式和面向新時代的具有創造力的技能型人才培養問題。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799ad6ba1aceebf2.jpg)
江蘇省產教融合研究會成立大會在我校隆重舉行
2018年5月20日下午2點,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產教融合研究會成立大會在我校東南東一樓大報告廳召開。江蘇省教育廳原副廳長、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丁曉昌、副會長金秋萍、蘇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高國華、昆山花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史紅亮,以及來自國內120余所高校、40余家知名企業的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商產教融合、協同育人之路。此次會議由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硅湖職業技術學院承辦。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f26162a852d960ad.jpg)
隆重舉行建校20周年校慶大會
2018年11月18日早上10時18分,學校20周年慶典大會在東南東一樓大廳隆重舉行。科技部政策法規司原巡視員李新男、原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沈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長李北群、江蘇大學黨委書記袁壽其、昆山市花橋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盛夢龍、昆山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高云受邀出席慶典大會。學校創辦人、名譽董事長梁順才博士、董事長史寶鳳博士、副董事長劉澤南、董事史寶昌、校長李廉水、校黨委書記范明、常務副校長王貴成、副校長張琦、劉榮桂,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校友代表、兄弟院校代表、合作企業代表、知名媒體代表、校內師生代表齊聚一堂,共慶學校20周年華誕。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ac6e4916658b3b17.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492fae9d2c96cd48.jpg)
我院學生參加技能大賽所獲榮譽證書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2781881ab5264a7c.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304f17cf3147cb84.jpg)
09
社團全覆蓋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ef22e90249de4b98.jpg)
音樂社、乒乓球社、空手道社、街舞社、電競社、手語社、話劇社、輪滑社、臺球社、創業者協會、騎行社、青年志愿者協會、計算機協會、拳擊社、心理健康協會、羽毛球社、健美操協會、國學社、圍棋社、文學社、ERP社、攝影社、汽車協會、書法社、美術協會、瑜伽社、漢服社、相聲社、繪畫社、滑板社、中國舞社、散打社、足球社、電影賞析與賞析、籃球社、健身健美社、跆拳道攝社、BIN社、跑協、配音社、紅帆社、象棋社、RC社、CAD制圖協會
聯系人:周老師:18796882775(微信同)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27bed774e81eb838.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05998bbba1acf349.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2/19080221167bd9cd56b104aff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