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美德教育 跑好第一棒
——天水市幼兒園美德教育紀實
(學習摘菜,做一個勤勞的寶寶)
2009年以來,天水市幼兒園根據幼兒園實際,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堅持美德教育從娃娃抓起,緊緊抓住地域文化、季節、節日等教育契機,把愛祖國、愛家鄉、尊師長、孝父母、明禮儀、曉善惡等美德融入到幼兒一日生活中,通過有趣的游戲、動聽的音樂、勵志的故事以及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吸引幼兒,讓他們在親身體驗中學習美德、踐行美德、強化美德,跑好人生第一棒。
(勤洗手,講衛生)
(關愛植物)
創設美德環境 轉變教育理念
天水市幼兒園根據幼兒的生活和興趣,結合美德主題教育的目標和內容,營造主題突出、充滿童趣的美德教育環境。在幼兒園的外墻、走廊、樓道、活動室等顯眼處張貼美德宣傳標語,隨時隨地提醒教師、家長和幼兒規范自己的言行。在各班創設的美德墻上,不僅有美德主題的介紹,還展示著孩子的藝術作品、孩子對主題理解的稚嫩話語、孩子們在練習這一美德時的可愛瞬間等,搭配協調的色彩,構思巧妙的版面美化活動空間,給幼兒提供更為豐富和寬廣的學習空間,激發幼兒發現美德,感受美德、實踐美德的積極性。家園聯系欄中及時公布各班的美德主題開展動態,為家長提供科學指導幼兒練習美德的方法,展示部分家長書信、幼兒在練習美德的活動照片,以此形成家園共育的美德環境,幫助幼兒挖掘自身的美德“寶藏”。
(團結一起做游戲)
優化美德課程 創新組織形式
天水市幼兒園成立了美德課題組,加強美德課程教學規范化的指導研究,將美德教育內容納入到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計劃中,做到了有計劃、有落實、有檢查。根據幼兒一日生活流程,從細節入手,讓幼兒在與人交往中學會禮貌和分享,在集體活動中學會遵守秩序,在游戲中學會團結友愛、相互謙讓。每月還設立固定的勞動日,教師帶領引導幼兒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掌握勞動技能,提高了自理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幼兒園還通過定期舉行美德課題組研討活動,進一步深化理解各種美德,美德教師分享工作心得,規范美德教師的教學行為。
(我來幫助你)
(我是值日生,我為大家服務)
(自己的事自己做)
開展主題活動 踐行美德行為
天水市幼兒園開展以中國傳統節日為主題的特色活動,從中秋、端午、元宵、冬至等這些節日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入手,端午節教室掛艾草、荷包,讓學生品粽子、看視頻,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產生崇敬之情;中秋節幼兒背誦“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古詩詞,制作水果月餅拼盤一起分享,了解團圓的含義;元宵節以《甜甜的湯圓》為主題,組織幼兒捏元宵,制作手工燈籠,中國結,使幼兒真切感受中國年的各種元素,引發幼兒對中國年的喜愛,在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基礎上,延伸節日禮儀,道德習慣等方面的教育。每一個在特定日子里舉行有教育意義的紀念活動,在孩子心中播下愛國愛家的種子。
(美德家長講座)
(美德教育活動)
(觀看革命影片《閃閃的紅星》)
(教師節一支鮮花表達對教師的感恩之情)
做好家園共育,分享美德成果
通過舉行專題講座、定期召開家長會、與家長互通書信、家園聯系欄、班級QQ群、微信群等形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引導家長注重自身素質和修養的提高。在傳統節日教育中,每一位家長要告訴幼兒我國的傳統節日具體有哪些,讓孩子了解什么內容、做什么、說什么等等,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利用家長資源,創設機會讓幼兒近距離接觸為我們生活提供安全保障的武警戰士、建筑工人、司機、清潔工、廚師等各行各業的人,讓孩子親身感受他們付出的認真與辛苦,以此激發孩子們的感恩之情。在大班級孩子即將離開幼兒園時,將感恩的卡片張貼在留言墻上,讓教師和家長共同分享美德教育的成果。
(美德教育活動)
(美德教育活動)
(勇敢挑戰自己)
(在古詩誦讀中傳遞美德)
(端午節師幼一起作制荷包,學習屈原的愛國主要精神)
(歌唱小英雄王二小)
(愛家鄉教育)
(旗下宣誓,做一個誠實勇敢,健康快樂的小公民)
(天水在線編輯:呂婉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