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5/BeyondPic/2015-5/7/1505061041835d779df3ba819e.jpg)
4月30日上午,甘肅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在甘肅大劇院隆重召開。
王三運書記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提出要以堅韌不拔的精神,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建設中來,要以舍我其誰的擔當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中來,要以遵法守法的自覺推進法治甘肅建設進程,要以共產黨人的本色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四個方面的要求,對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學習勞模、弘揚勞模、弘揚勞模精神,推動全省社會經濟全面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同時對廣大勞模和先進工作者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對全省各級黨委和工會的工作提出了重要的意見和要求,希望全省形成“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社會風尚,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投身美好幸福新甘肅建設。
附:張繼東同志先進事跡
張繼東,男,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副教授,1974年1月出生,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人,1999年畢業于甘肅農業大學園藝系果樹栽培專業,同年參加工作。現為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工程系教師,科研處辦公室主任,主要從事園藝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2012年9月,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國內骨干訪問學者1年。曾獲九三學社甘肅省委員會優秀社員、九三學社天水市委員會優秀社務工作者、全國第二次R&D資源清查教育系統先進個人、學院優秀教師、優秀黨員、甘肅省第八、九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獲地廳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7項,甘肅省教學成果教育廳級獎1項。在《林業實用技術》、《中國水土保持》等期刊發表論文19篇,主編出版《甘肅扁桃》專著1部,參編出版教材2部。
情系職教育學生 桃李芬芳結碩果
張繼東同志熱愛職業教育事業。他一直在教學一線勤奮工作,主講《植物組織培養》、《設施栽培》、《葡萄栽培技術》等專業課程。堅持研究并實踐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以良好的師德和敬業精神投入到教學工作之中,既教書又育人,以淵博的學識和生動活潑的授課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在青年教師中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他主講的《葡萄栽培技術》被評為2010年教育部植物生產教學指導委員會精品課程。在教學工作中,張繼東同志堅持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始終關注行業領域的發展新趨勢,努力學習所從事專業的新知識、新技術,并結合我省的實際,把新技術有效地融入教學工作之中,把最基本、最實用、最新的專業技能傳授給學生,職業院校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特點在他的教學工作中得到了充分體現。2011年6月和2013年6月,他指導的學生分別獲第八、九屆 “挑戰杯”甘肅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三等獎。
張繼東同志堅持育人為本的思想,在工作中始終堅持“對學生認真負責,對學生要有愛心”的信條,深入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和特點,經常和學生溝通交流,把職業生涯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密切的融入到專業教育和平時與學生的交流之中,同時以仁厚的愛心切實關心學生的生活,以身示范,言傳身教,真正做到了學生的良師益友。對困難的學生,他尤其重視對他們的關心,主動探望并給予幫助;對思想不穩定的學生認真做好思想引導工作,樹立學習信心。正是這份對學生無私真摯的愛,一些學生離開校園后,還經常主動探望他,并交換自己生活工作的感悟。張繼東同志以扎實的教學功底,過硬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學方法,受到了同事和學生的一致好評。
致力科研做奉獻 學術研究出成效
張繼東同志在兢兢業業教學的同時還堅持致力于科學研究,珍惜每一個學術研究機會,在學術研究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他主持和參加完成了地廳級以上科研項目22項,獲地廳級科技獎和教學成果獎共14項。其中主持完成的“黃薔薇組織培養技術”項目獲2009年天水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成果應用于黃薔薇花卉生產,既可以得到整齊一致的無性系材料,又能提高繁殖系數,在短期內獲得大量苗木,對自然資源不造成任何影響,能克服常規繁殖的弊端,具有較為廣泛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甘肅扁桃”項目獲2011年甘肅省科技情報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 采用傳統栽培技術和新技術相結合的方式,首次在扁桃栽培上應用了植物化控等新技術,易于被科技工作者和果農對扁桃栽培技術的掌握,達到了增產增收的效果,對進一步提高我省果品的市場競爭力,調整優化果樹產業種植結構和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大櫻桃優良砧木示范推廣”項目獲2014年甘肅省高等學校科技進步三等獎,選育出了生物學性狀好、抗逆性強、生產周期長、有助于實現大櫻桃豐產栽培的5個優良砧木類型,從根本上解除了根癌病等病害的威脅,改善了大櫻桃產業發展現狀與產業化水平不相適應的關鍵技術問題,為大櫻桃產業實現健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及時必要的技術支撐。
在科研工作中,張繼東同志思路清晰、方案科學合理,謙虛謹慎,求實創新,既能借鑒學習,又能技術創新,形成了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近年來,他先后主持和參加完成的項目榮獲地廳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7項,甘肅省教學成果教育廳獎1項;在《林業實用技術》、《中國水土保持》等國家權威期刊和省部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9篇;主編出版《甘肅扁桃》專著1部,參編出版教材2部。
學用結合重實踐 心系群眾促增收
在農村長大的張繼東,深知農村情況和農民的疾苦,他深知知識可以改變農村和農民的面貌,他積極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奉獻社會、回報社會,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把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促進農民增收的先進生產力。他積極參與“雙聯”行動,先后為學院“雙聯”點麥積區石佛鎮、省人社廳“雙聯”點通渭縣新景鄉、省教育廳“雙聯”點麥積區花牛鎮和禮縣祁山堡鄉進行了果樹新型栽培技術理論講授和現場技術指導,培訓當地科技人員和農民達1500多人次,并現場發放自己編寫的《蘋果優質豐產栽培技術指導手冊》1800余冊,受到廣大果農的歡迎和好評。通過他的技術幫扶,當地農戶成立了10余個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了種植管理技術水平,起到了增產增收的良好效果,使科技扶貧工作在當地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面對成績,他不驕不躁;展望未來,他信心百倍。今天張繼東同志依然在教學科研工作崗位上孜孜不倦追求著、創新著、奮斗著,向著更廣闊的領域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