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縣女孩8歲因傷致殘,12年來媽媽推輪椅陪她考上大學
漫漫求學路 母女心頭幾多笑與淚
![](/Files240/2013121208354312347.jpg)
下課運動后,媽媽推女兒回宿舍。
12年前,一場意外的慘禍,讓年僅8歲的漳縣女孩張珊喪失行走能力,從此開始與輪椅為伴;12年來,瘦弱多病的媽媽用自己的雙腿“撐”起女兒殘疾的身軀,推著女兒上下學,風雨無阻!辛酸的場面充滿溫情,追逐夢想的腳步沒有停歇。一路走來,母女倆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感染了很多人。
意外受傷 活潑少女輪椅為伴
12月9日11時30分許,天水師范學院結束早課的學子們在校園穿行。操場一角,一名正和一位中年婦女打羽毛球的輪椅少女銀鈴般的笑聲時不時傳來,場面溫情感人。這名輪椅少女名叫張珊,漳縣鹽井村人,20歲,是天水師范學院文史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2012級3班學生。
據她講,小時候活潑好動、逆反心理較強的她常常惹媽媽生氣,聽著媽媽的訓斥,當年幼小的她常幻想自己如能和小鳥一樣,在天空自由飛翔擺脫媽媽的約束該有多好!然而,這種幻想在她8歲以后,就再也不敢想了!
“2001年,我上小學3年級。6月11日傍晚放學后,我獨自回家,路過一堵1米高的陳年圍墻時,墻體突然倒塌砸在我身上,后雖經多方治療,卻始終沒再站起來!”張珊平靜地說。
經醫生診斷:張珊脊椎神經受損,下肢癱瘓。從此,她開始了與輪椅相伴的日子。
“夢想,就像天使的翅膀,應該帶著憧憬振翅翱翔。然而,一夜間,我的夢想就好比折翅的飛鳥,再也無法在鄉間的幽徑上率性奔跑了!”不幸發生后,張珊暫時離開校園,爸爸、媽媽帶著她開始四處求醫問藥。
伴女求學 慈母大愛舐犢情深
張珊做完手術恢復1年多后,她每天坐在家門口,看著鄰居家小孩上、下學,慢慢地她心動了。媽媽謝紅霞從女兒的表情里讀懂了她的心思。2002年8月,張珊開始踏上艱辛的求學路。從那時起,媽媽開始推著、背著她去上學,嚴冬酷暑從未間斷。這一推就是12年,從小學推到了大學。
那時候她年齡還小,同學的嘲笑、鄰居的不解,都無法避免。然而,媽媽笑對人生的樂觀感染了張珊,深切感受到學習機會來之不易的她開始更加努力,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據了解,張珊一家四口,除父母外還有個弟弟。一家人以務農為生,農閑時,父親在家附近打工補貼家用,生活拮據。看著父母臉上的皺紋漸漸增多,張珊甚感無助,就在她快要絕望時,社會上的好心人開始向她伸出援手。小學、初中、高中,張珊多次享受到助學金和愛心人士的資助。“和正常孩子相比,我也許是不幸的;但從我享受到的人間真情來說,我又是幸運的!”張珊坦言,沒有媽媽的艱辛付出,就沒有她的今天。沒有社會愛心人士的關愛,她的人生注定不會精彩。“廣州中山大學有位吳阿姨,從小學起開始資助我至今,生活上的資助和心靈上的慰藉,給了我從未有過的自信和動力。”張珊感激地說。
笑對人生 樂觀向上愛心永隨
高三即將開學時,張珊突然不小心摔倒致大腿骨折,再次入院兩個多月,功課落下不少。出院后,帶著不服輸的倔勁兒,張珊發奮直追,2012年以485分的成績考入天水師范學院。
上大學后,面對陌生的環境、同學,張珊卻意想不到地受到了同學們的關愛。班主任、學院領導了解到張珊的經歷后,給品學兼優的她發放了一等助學金,還減免了學費。考慮到她的身體不便,學院又克服困難專門給她和媽媽安排了一間單獨宿舍。學校教學樓沒有電梯,校領導又將她所在班級的教室調到了一、二樓。為補貼其家用,學院還特準謝紅霞在女兒上課時間段在校內做點小買賣。
12月9日,天水師范學院學生處處長李勃接受采訪時說,張珊的遭遇令人同情,但她和媽媽直面困難,迎難而上的生活態度更令人欽佩,從這母女倆身上折射出好多品質,傳遞出一種正能量,值得學生們學習。
說起以后要走的路,一向樂觀的謝紅霞樂呵呵地說:“跟著感覺走,船到橋頭自然直!”而張珊對自己大學畢業后的去向則有些擔憂,身體不便就業局限性難免會大,好在自我感覺自己音質還行,普通話也算標準,所以幻想著如能做個廣播員,那就太幸福了!文/圖 本報記者王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