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陽光地帶
——秦安縣興國二小推行“陽光教育”紀實
近年來,秦安縣興國二小的全體師生堅持以陽光教育為己任,在發展中創建自己的特色,讓學校閃耀自己獨特的光輝,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的全面發展,辦學質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興國二小始建于1948年,前身是“河清小學”,1983年改名為興國第二小學。學校占地面積35畝,建有11000多平方米的教學樓、辦公樓、綜合樓,現有學生2115人,教師90人。學校先后獲全國“雙合格”優秀(示范)家長學校,“甘肅省優秀家長學校”、“甘肅省優秀紅旗大隊”、“甘肅省教育先進集體”、“交通安全示范校”、“市級語言文字示范校”、“天水市和諧教工之家”等榮譽稱號。
走進秦安縣興國二小,校園里處處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奮發向上的氛圍,讓人感覺到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院子里綠草如茵,各式雕塑造型別致。古樸典雅的教學樓走廊內,書畫怡情,詩詞言志,一幅幅名人名言,德育警語隨處可見,整個學校,成了一個無聲的綠色課堂。所有的布置,無不給學生以深深地啟迪,無不體現對學生成長的關懷和指導。
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內容,對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挖掘個人的潛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興國二小按照“陽光、自然、和諧、幸福”思路,先后成立了器樂隊、舞蹈隊、二胡隊、書畫興趣小組、大合唱小組等活動小組,既活躍了校園生活,又豐富了校園文化,營造了良好育人氛圍。在秦安縣第二屆農民運動會上,該校組織600名學生表演的團體健美操獲得了全場觀眾的一致好評。在第二屆書香天水活動中,興國二小學生的大型誦讀經典節目“唐詩中國”獲獎。學生書法作品多次獲國家、省、市、縣一等獎。多次受到上級部門的獎勵。
深入到教師的辦公室,給人感受最深的就是那極其濃厚的科研氛圍。辦公桌前,教師們正圍坐在一起為著一個教學內容討論;多媒體教室里,英語教研組的教師正在集體備課……良好的教研氛圍,是開展教育科研工作的前提,興國二小在強化教師教研上做足了文章。
該校負責人李楊告訴筆者,自開展陽光教育以來,學校每周開展兩節公開教學,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經驗,進行集體備課,優化教學過程,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和遠程教育資源,發揮電教媒體的作用,改進教學手段,拓展學生學習途徑。通過以上的教研活動,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益。
打鐵須要自身硬,學校負責人李揚主持的全國教育十一五規劃教育學國家級課題《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環境下的教學應用模式和案例研究》的子課題《光盤資源在小學英語學科中的教學應用模式和案例研究》已于2010年12月通過結題鑒定。他獲得過全國優秀英語園丁獎,被評為甘肅省優秀專家。
在李揚校長的帶領下,該校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陽光教育”的重要支撐,堅持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陽光教師隊伍,以發展老師來發展學生、發展學校,深化“陽光教育”。充分吸收和借鑒過去開展激勵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賞識教育、揚長教育的成功經驗,通過對現實深沉的思考,提出了一種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嶄新教育理念。興國二小的陽光課堂,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深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交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從而使課堂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走過了這片陽光地帶,眼前呈現出了興國二小那美好的藍圖,學校的陽光教育正譜寫著新的篇章,相信不久的將來,興國二小的“陽光教育”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艷、開的更加燦爛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