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甘肅省人民政府參事、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郎樹德等文物專家一行四人前往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對學院發現的大地灣一期文化遺址及保存完整的文化層進行考察。
蒙蒙細雨沒能擋住專家們匆匆的步伐,專家們在校長曹愛明、藝術學院院長張學文、副院長王希鴻、特聘教授康從良的陪同下,來到學校大地灣文化陶片陳列室,詳細察看了保存在這里的陶瓷碎片。通過仔細觀察和對比,專家組認為這些都是具有典型大地灣一期特征的碎片,這將更進一步證明,天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地,8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渭河流于這片廣袤的土地上。
專家組一行冒雨來到了陶片集中出現的地方,遠遠望去,在一面整齊的墻體上,一條明顯的褐色黑色條帶鑲嵌其中,郎研究員分析說,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文化層,那黑色的就是我們的祖先在那里生火做飯的地方,褐色的位置即為放置器皿、存儲物品或日常生活的地方。面對這一段文化層,天水市文物保護科楊科長激動地說,自己從事文物工作26年來,這是第一次看見保存這么完好,層面這么清楚的文化層展示。他建議學校應盡快實施保護措施,并通過文物部門和上級有關部門在此處建立一處供教學、科研、游人參觀和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以傳承中華民族8000年的文明歷史。
保存完整的大地灣一期文化層
據考證,大地灣遺址可分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層文化。其歷史年代從距今8000年一直延續到距今5000年。其中,距今8000年的一期文化是我國西北地區迄今為止考古發現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工職學院發現的陶片及保存完整的文化層屬于前仰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