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寫在全國校長發展學校培訓班舉辦之際
本報記者 李欣瑤
4月30日下午,為期8天的全國校長發展學校培訓班在蘭州結束。在這段時間里,我省149所中小學校長變成了細心聆聽的學生。
2008年,由中央教科所和蘭州市教育局聯合舉辦的第三屆全國校長發展學校在北京開班,拉開了蘭州市將校長送入課堂的序幕。
今年,又一期培訓班在蘭州開講,從北京、遼寧、四川等地請來的教育專家、名校長帶來了東部發達地區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與西北的校長共享。
專家請進來,校長走出去
在為期8天的校長發展學校培訓中,中央教科所所長袁振國、北京101中學校長郭涵、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等近20名教育專家圍繞目前關注度最高的教育問題,帶來的全新理念和東部學校先進的教學經驗,讓我省的校長們大開眼界。
榆中縣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馬良彪說,一提到東西部學校的差距,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硬件,不可否認,這是西部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可是聽了這么多課,其實我們心里清清楚楚,我們和東部學校的差距在于“理念”,校長缺乏辦學思想與管理智慧,教師缺乏創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這才是真正的差距。
從2008年開始的全國校長發展學校,就是在為校長們補上欠缺的“理念課”。“校長如何提高領導能力”、“辦好名校的三要素”、“以公平為主線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高中課改怎么改?”……這一堂堂主題鮮明的講座帶來了最新的教學理念。
“把專家請進來,讓校長走出去,讓先進理念在我們這里長出來。”蘭州市教育局局長何泳忠說。
發展校長,才能發展學校
在提倡“教育家辦學”的今天,要提高教育發展水平,需要一批有影響的“名校長”,這一點在蘭州市教育系統達成了共識。
除了是學校的管理者之外,蘭州市對校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長應該是具有教育家素質和情懷的專業化人士,校長要能夠以自己先進的教育思想、科學的管理方法、豐富的文化底蘊、高尚的人格魅力來引領學校的發展、助推教師的成長、激勵學生的成才。
要達到這樣的標準,校長就必須成為一名終身的學習者、持續的實踐者。早在2008年,蘭州市教育局就啟動了為期5年的“師資素質提升工程”,工程將對全市校長和教師進行全員培訓,內容涉及教育新理念與新方法、課程改革與管理等近20個領域。蘭州市教育局的目標很明確:通過5年的培訓,產生“名校長”30名、“名師”90名、 “學科帶頭人”450名……
馬良彪已經參加過兩次校長發展學校的培訓,聽過五六十名國內著名教育家的講座,走訪過不少東部地區的名校。“從各處借鑒、學習來的理念已經在我們心里根深蒂固,但是教育的改革最終發生在課堂,我們需要理念與行動結合的一個抓手。”馬良彪說。
高中課改,將理念變為實踐
從今年秋季開始,我省普通高中將進入新課程實驗階段,屆時老師和學生面對的將是不同于以往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學生走班制學習、模塊化教學、校本課程的開發都給我省學校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高中新課改的契機也成了蘭州市高中校長實踐新理念的一個抓手,面對一項全新的教學改革,校長是一所學校發展的關鍵,而課程則是一所學校的靈魂。
郭涵在講座中說,高中新課改最大的忌諱就是“舊瓶裝新酒”,課堂的變化只在表面,而老師真正的教學理念并沒有轉變。中央教科所所長袁振國也提出,高中辦學的趨勢是實現特色辦學,“千校一面”對學校的個性發展不利。
這樣一些經驗之談讓校長們對新課改有了更多的思考。蘭州市第三十一中學校長甘培新說,我們學到了很多發達省份的課改經驗,要及早動手培訓教師,從自身出發開發校本課程。同時,一些前車之鑒也值得我們思考,如何在課程增多的情況下不增加學生負擔,如何讓素質教育不落空,這些路都要我們一步一步地去實踐。
在校長發展學校后,蘭州市還將開辦“主任發展學校”、“教師發展學校”。何泳忠說,我們期待著連續不斷的發展學校能夠為我們的高中課改服務,為教育內涵發展和提高教育質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