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成績的公布、高考錄取分數線的劃定,如何填報志愿就成了考生和家長最大的“難心事”。為此,記者綜合省招辦有關信息,提供幾個填報志愿原則,供考生和家長參考。
重視第一志愿
2009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各錄取批次,分別設置一個第一志愿和三個平行志愿。
第一志愿錄取時采用“志愿優先”的投檔原則,即在每批次投檔最低控制分數線上根據考生志愿和高考總分按照院校招生計劃的120%,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檔,也可按學校調檔比例的要求投檔。錄取時首先是投第一志愿考生檔案,當學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時,才投放平行志愿檔案。
平行志愿在錄取時,省招辦根據“分數優先”的原則投檔。具體辦法是:由計算機系統按上線考生成績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然后由計算機根據考生所填報的平行志愿順序向平行志愿中未完成招生任務的院校投檔,投檔后由院校決定錄取與否。
從近幾年我省招生錄取的實際情況來看,第一志愿的錄取率較高。2005-2008年,我省第一批重點院校第一志愿錄取率分別為87%、76%、90%和88%,第二批本科院校第一志愿錄取率分別為61%、64%、74%和70%,獨立學院本科第一志愿錄取率分別為69%、57%、64%和62%。從高校錄取考生的情況看,高校都希望錄取第一志愿考生,因為在高校看來,考生的志愿直接反映了考生對所填院校的信任和熱愛程度。因此,考生應特別重視填報好每個批次的第一志愿。
不要輕易放棄每一批次的志愿
招生錄取是按志愿錄取考生,不填報志愿就等于放棄了參加錄取的資格。從2008年起,我省實行知分填報志愿,但是在錄取過程中,部分院校因線上生源不足可按政策規定降分錄取,考生若沒有填報這些院校志愿,就失去了錄取機會。所以考生應慎重考慮填報志愿,不能放棄每一個批次的每一個志愿。注意志愿梯度
志愿梯度是指考生在填報志愿時,第一志愿和平行志愿之間以及平行志愿之中要遵循由高到低的原則,形成一定的梯度。志愿梯度不但指志愿學校,也指志愿專業,即不但填報的學校志愿要有梯度,填報同一學校的專業間也應有梯度。合理的志愿梯度可降低批次錄取落選的風險。因為一旦第一志愿滑檔,還可以錄取到相對較低的平行志愿院校;如果平行志愿報的相對較高,一旦第一志愿滑檔,就有可能按志愿錄取不上。專業志愿的填報也一樣,也需要有梯度。
誠信填報志愿
考生按志愿錄取后不報到,既擠占招生計劃和影響他人上學的利益,又造成學校辦學資源的嚴重浪費。因此省招辦今年仍將按照有關規定,將2008年按志愿錄取后不報到考生情況向招生院校提供,如學校因考生誠信缺失不予錄取,其后果由考生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