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4日刊發了溫家寶近日在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會議上的講話。講話題為《百年大計 教育為本》。
溫家寶在講話中指出,研究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是本屆政府必須著力做好的一件大事。 當前,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把教育擺在突出位置,既有緊迫性,又有深遠意義。
規劃過程需研究的重大問題
在制定規劃的過程中需要對一些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研究,給予明確的回答。
第一,關于義務教育問題。對目前社會反映義務教育中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要找準癥結所在,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措施。
我非常贊同教育資金的多樣化來源,在全社會崇文重教要利用全社會的資源,這項工作我們也可以列入規劃。我們說企業家身上要流淌著道德的血液,他的收益回報社會最好是投資教育。
我們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指的是人人都有上學的機會。必須注意的是,我們要重視教育資源的公平,但不能把學校辦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學校還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風格。
對義務教育,我理解不單是個免費的問題,它從社會學、教育學上來講,帶有強制的含義,就是具有制度性。
第二,關于農村教育問題。解決農村教育的問題,必須改善農村的教學條件,包括校舍、設備、遠程教育。所有學校的建筑,都要建成最安全的,也就是讓群眾最放心、讓家長最放心、讓學生最安心的地方。
第三,關于職業教育問題。在整個教育結構和教育布局當中,必須把職業教育擺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F在我們要注意的是職業教育的規模、學科的設置,需要和社會需求相吻合。
第四,關于高等教育問題。從長遠看,我們不僅要不斷擴大高等教育的規模,滿足群眾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高等學校改革和發展歸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創新人才。
高校辦得好壞,不在規模大小,關鍵是要辦出特色,形成自己的辦學理念和風格。要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創造性地加以運用,加強高水平大學建設,建成若干國際一流大學。
第五,關于教學改革問題,F在,在教學中我們比較注重認知,認知是教學的一部分,就是學習。在認知方法上我們還有缺陷,主要是灌輸。其實,認知應該是啟發,教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掌握認知的手段,而不僅在知識的本身。解放學生,不是不去管他們,讓他們去玩,而是給他們留下了解社會的時間,留下思考的時間,留下動手的時間。
要圍繞加強素質教育、多出人才,轉變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改革。文理科差別不要搞得太大,學理工的應該關心社會,提高人文素養;學文科的應該加強自然科學知識學習,提高科學素養。
第六,關于探索適應各類學校的辦學體制問題。每個學校如何辦好,還是應該由學校負責、校長負責。要尊重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教育事業還是應該由懂教育的人辦。
第七,關于教師的培養問題。教育規劃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個重要內容,要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全社會最優秀的人才來當老師。
第八,關于教育發展的保障問題。
在教育投入上要強調政府的責任。要重視教育投入的績效,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財政的錢要用好,惠及更多的學生和群眾。
將制訂未來12年教育規劃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教育事關民族興旺、人民福祉和國家未來,教育事業涉及千家萬戶。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F在,根據中央的總體部署,結合當前教育事業發展的實際,有必要制定教育中長期改革和發展規劃。這是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第一個教育規劃,制定一個讓人民群眾滿意,符合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規劃,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乃至整個現代化事業具有重大意義。
我們要制定的規劃是指導未來十二年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主要對2009年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發展做出安排。這12年也要分階段規劃,但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許多工作不能等規劃全做好了才進行。有些看準了的事情,可以先行試點,試驗成功了立即實行。
規劃指導思想需考慮的方面
指導思想是制定規劃的主線,也是靈魂。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教育方針,我提出若干方面請大家考慮:第一,要堅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第二,要堅持改革創新精神。第三,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第四,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要求。第五,要堅持立足基本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