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省甘谷縣,有這樣一個村子,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已有708人走進了令人神往的大學殿堂,戶均達到了1名大學生,成為聞名遐邇的高考狀元村,這就是甘谷縣新興鎮渭水峪村。
渭水峪村雖不起眼,卻因教育發達,人才輩出而馳名隴上。在渭水峪村,隨便走進10戶人家,至少6戶有大學生,孩子全部考上大學或考上兩個三個大學生的家庭已達50余戶。子女全部考上大學的家庭,幾乎家家走過了一條供子女上學的異常艱辛的道路。全村目前在外求學的150余名大學生,僅學習費用年支出達160多萬元,而全村年收入僅300余萬元。“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為渭水峪人作了最好的詮釋。目前,在渭水峪村,衡量一個家庭是否文明、富有、高雅的標志不是誰家有多少錢,而是誰家出了幾名大學生,有無名牌大學生、有無研究生、有無博士生。 (史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