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數量關系
第一種題型:數字推理。 每道題給出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應試者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后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最合適、最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
例題:1 2 2 4 8 ( )
A.16 B.24
C.32 D.36
(解答:前兩項之積等于第三項,故正確答案為C。)
第二種題型:數學運算。每道題給出一道算術式子,或者表達數量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應試者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法則,利用基本的數學知識,準確、迅速地計算出結果。
例題:X、Y兩地相距42公里,甲乙兩人分別同時從X、Y兩地步行出發,相向而行,甲的步行速度為3公里/小時,乙的步行速度為4公里/小時,問甲乙步行幾小時后相遇?
A.3 B.4
C.5 D.6
。ń獯穑赫_答案為D。用X、Y兩地距離除以甲乙兩人的步行速度之和即可得出答案。)
第五部分:資料分析
針對一段資料一般有1~5個問題,應試者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例題:根據下圖提供的信息回答問題。
某市2006年下半年投資情況圖
單位:億元
1.該市2006年下半年中,哪一個月的外資實際出資額在當月外資擬投資額中所占比重最高?
A.8月 B.9月
C.10月 D.11月
。ń獯穑築)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瘢2006年第四季度外資實際出資額總計約達9億元
Ⅱ.該市擬投資總額在2006年9月份為下半年最低
、螅2006年下半年該市外資擬投資額達到擬投資總額40%以上
A.Ⅱ B.Ⅲ
C.Ⅱ、Ⅲ D.Ⅰ、Ⅲ
(解答: D)
四、申論介紹
申論主要通過應試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試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申論材料通常涉及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要求應試者能夠準確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全面分析問題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礎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準確流暢地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