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考生的大學夢
———2008年全省高考招生錄取回眸
2008年高考招生錄取工作早已塵埃落定。但回想起今年高考招生錄取工作走過的日日夜夜,省招辦主任程耀榮仍然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
因為汶川大地震,因為首次出現的延考區,使今年我省高考招生錄取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程耀榮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周密部署,科學組織,省招辦針對震災后的新情況,在原有的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透明的“三公”基礎上,適時提出了關心災區、關愛弱小、關注英雄的“三關”,付出了汗水、心血和智慧,最終實現了“延考區得實惠,非延考區也受益”的目標。
據最新統計,今年全省各批次共錄取148356名,全省平均錄取率達到了50.7%,較上年增長了8個百分點;其中非延考區錄取率達到了50%;延考區錄取率達到了58.4%。與原招生計劃相比,今年共增招20877名,圓滿完成了2008年這一特殊年份的招生錄取任務。
從災區延考到兩個考區同步錄取,從防余震、防替考到確保災區考生得實惠,每個步驟、每個環節都全力以赴
5月20日,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僅一周后,省政府即發出通告:“為確?忌踩,維護考生利益”,經慎重研究并經教育部同意,“決定隴南市、甘南州的17個縣市區延期舉行2008年普通高考”。
災區高考延期,最大限度地維護了災區廣大考生的利益,卻給高考招生錄取工作的組織實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等于在前后相隔僅一個月的時間內組織兩次高考”,命題、制卷、考試、評卷、劃線、錄取,高考所有程序都得再來一遍,工作量增加了一倍,然而困難遠不止這些,程耀榮說:“做了許多年招生錄取工作,遇到這種情況還是頭一次!
余震不斷,次生地質災害頻繁,如何確保延考區考生安全?非延考區高考中,天水破獲一起替考案,如何確保延考區高考不出問題?延考區招生錄取工作采取“單獨命題制卷、單獨組織考試、單獨下達招生計劃、單獨劃定分數線、單獨錄取”的模式,但招生計劃如何分解才能更科學、更公平,怎樣才能實現兩個考區同步錄?
“任何一個環節處理不好,都會埋下隱患,導致重大動蕩,甚至會有‘崩盤’的危險。”程耀榮說,面對余震,各考點都制定了詳細的應急預案:為了防止天水替考案在延考區重演,省上先后向隴南災區派出了6個檢查組;為了分解招生計劃,招辦工作人員整整努力了一個月;為了滿足同步錄取的需求,省招辦積極組織力量研究開發錄取軟件……
通過努力,最終在奧運之年實現了平安高考。“沒有捷徑,就是靠嚴肅的規則、嚴密的程序、嚴明的紀律、嚴謹的作風、嚴格的責任,就是靠一層對一層,一個環節對一個環節的責任制!背桃珮s不無自豪地說,“我們克服了所有的困難,也經受住了挑戰!
千方百計為災區增加招生計劃,多一個計劃,等于多幫扶一家人我省普通高校錄取開始前,省招委會主任、副省長郝遠致信在甘招生各高校,信中說:“我代表甘肅2600萬人民和29萬學子,特別是災區的2.4萬考生對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感謝是為了災區考生,是因為在甘招生高校對我省災區考生的關心與照顧。
作為汶川大地震重災區之一,教育部、在甘招生各高校愛撒災區,在向我省增投調劑性計劃的同時,紛紛出臺針對災區考生的優惠傾斜政策,以幫助更多的災區考生實現升學愿望,確保災區被錄取考生不失學。
教育部非常重視我省作為災區的高考招生錄取工作。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先后派出6批檢查組來我省檢查指導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并四次向我省增加招生計劃。
特別是7月25日,教育部部長周濟來我省出席陜甘災區中職對口支援座談會時,副省長郝遠向他介紹了我省震災嚴重且高考整體錄取率較低的情況,請求教育部增加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計劃。教育部在充分考慮我省實情的基礎上,同意給我省增加普通本科招生計劃。
與此同時,教育部積極協調有關高校,將可調劑計劃向我省災區特別是重災區傾斜。中國政法大學、蘭州大學等高校積極行動,紛紛出臺針對我省災區考生的優惠傾斜政策。清華大學為我省災區追加招生名額,在甘招生計劃增至37人。許多高校為災區考生提供了盡可能多的專業供選擇;還專門增加了心理學、特殊教育學、土木工程等適合災區重建的特殊專業。此外,教育部還對在抗震救災中表現突出的考生實行保送、加分等政策,隴南、天水災區有6名學生被保送至重點大學。
錄取過程中,各在甘招生高校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增加招生計劃。提前批錄取第一天,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就給我省增加11名招生計劃,該校聯系招生事宜的負責人說,“增加計劃是為了體現對災區考生的關愛!钡谒呐鷮?其浫〉诙欤u西大學在給省招辦的傳真中鄭重承諾:凡今年在甘肅招收的延考區考生免收3年學費,對延考區孤殘考生免收3年學費和住宿費,同時啟動學校專項救助金對孤殘考生進行月生活補助,確!敖衲暾惺盏母拭C災區考生絕不會因貧困而輟學”。
錄取過程中,省招辦發現甘南少數民族聚居區預科較以往少了60個計劃,隨即特事特辦,積極向教育部、省教育廳爭取,最終省內8所學校各增加了10個計劃,省內民語學校增加了50多個計劃;針對今年災區隴南藝術類考生較多且分數較高的情況,省招辦積極向有關部門申請,向延考區增加了100個計劃……
“多增加一個計劃,等于多幫扶一家人”,省招辦副主任曾潮潤說:“從中央到地方,高度關注災區考生,特別是各個高校,從災區考生利益出發,在招生錄取中向災區傾斜,特事特辦,努力增加計劃,表現出了高度的大局意識和政治意識!”
深入實施陽光工程,往日神秘的高考招生錄取工作不再神秘,高招信訪量較去年下降了三成左右
錄取點外沒有了打探消息的考生和家長,錄取點內沒有了省外院校的招生聯絡員,“所有信息都公開透明,考生、家長在市州、縣區招辦和自己家里就能知道院校投檔線和自己的錄取結果,再也不用四處求人打探消息了。”省招辦有關負責人說,這都是深入實行陽光工程帶來的新變化。
今年是我省高招錄取工作實施陽光工程的第四年。陽光工程的核心是公平公正,重點是信息公開。為了將信息公開落到實處,省招辦編印了《招生通訊》、《填報志愿指導》、《招生工作問答》等資料,幫助考生和家長熟悉從高考報名、體檢、考試、填報志愿到招生錄取的各個環節;同時,積極與媒體聯動,大力宣傳相關政策,及時公布各類信息,為社會各界釋疑解惑。省招辦每天把錄取結束院校的錄取名單及專業,在省招辦網站上予以公布,考生可隨時上網查詢錄取結果;并且,省招辦還將每批次錄取結果通過網絡傳輸到各市州、縣區招辦,考生在縣招辦就能查到自己的錄取結果。
一系列陽光措施的實施,實現了政策公開、招生計劃公開、成績公開、提檔線公開、錄取結果公開等五個公開,也使今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信訪量較去年下降了三成左右。省招辦一位負責人說,如果今后條件再成熟一點,完全可以到辦公室進行錄取了,沒有必要再設封閉的錄取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