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發展機遇 明確戰略定位
全力推動嘉峪關率先轉型跨越發展
中共嘉峪關市委書記 鄭亞軍
2月1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同志到嘉峪關市考察指導工作,深入嘉南新區、嘉峪關關城、嘉峪關大劇院、紫軒酒業、東興鋁業風電特色載能鋁合金節能技改工程及酒鋼(集團)公司進行實地調研,指導我市產業發展、城市建設、資源開發、文化遺產保護等全局性工作。省委王書記深刻闡述了事關我市當前和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特別是王書記提出的城市功能和戰略取向要始終明確,發展機遇和比較優勢要更加清晰,重大責任和根本目的要始終把握,能力建設和作風建設要大力加強的具體要求,思想深刻,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戰略性、指導性和針對性,對我們進一步搶抓機遇、發揮優勢、加快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學習貫徹好省委王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主線。近期我們連續召開市委常委會、市委中心組學習會和全市領導干部大會,就深入學習貫徹省委王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做好當前重點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討論和安排部署。我們要按照省委王書記對嘉峪關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指示,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完善發展思路,突出發展重點,全面抓好貫徹落實,切實把省委王書記的殷切希望轉化為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把省委王書記的重要指示轉化為推動工作落實的實際成效,以思想觀念的解放、超常規的措施、真抓實干的作風,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率先轉型跨越發展。當前,我們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明確城市功能和戰略取向,在轉型跨越發展中創造新優勢
1.深化地企協作,不斷夯實發展基礎。我市因企而建,區位、地位和定位決定我們既要服務好企業發展,又要為企業營造良好環境。要更加主動、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服務酒鋼(集團)公司的生產建設,建立地企協作聯動機制,加強溝通協調,研究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全力支持酒鋼(集團)公司做強鋼鐵主業,壯大非鋼產業,實現產能全面擴張和產業多元發展,完成營業收入1000億元以上。我們要積極適應企業發展需要,加強與新疆、青海、內蒙古等周邊省區及中亞、西亞在資源能源和產業、項目方面的對接,幫助企業謀劃和占有更多的資源,爭取更多的項目落地。同時,緊緊圍繞資源和產業優勢,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積極支持中核四〇四、中國華電、索通公司、東興鋁業等央企和招商引資企業加快發展,壯大經濟實力。要定期分析經濟運行形勢,做好土地、規劃、項目報批等跟蹤服務,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2.加快城市建設步伐,打造園林宜居城市。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以綠為基、以水為脈、以文為魂”的理念,以更大的決心和更大的魄力,強力推進生態建設,重點實施嘉峪關關城景區周邊、新市區、嘉酒城際公路等區域綠化工程,在舊城區見縫插綠,建設小型園林景觀,年內新增綠地340公頃,推動城市整體綠化上檔次、上水平。全面推進新區開發,加快實施“兩湖一河”園林景觀、機場南路至新火車站道路工程、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快客站及站前廣場等重點項目,切實把新區建成西部地區具有鮮明個性的現代化城市。加大老城區改造力度,做好居民小區基礎設施和智能化綜合改造,完成新華北路人行道和蘭新路改造工程。加快“數字嘉峪關”建設,推進商務、通信、公共服務領域數字化和信息化,增強城市集聚輻射功能和綜合競爭力。
二、認清發展機遇和比較優勢,在提升經濟競爭力中不斷邁上新臺階
1.牢牢把握發展機遇,抓好重大項目建設。當前,我市加快轉型跨越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們一定要按照省委王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抓住政策疊加、項目聚集、東部產業轉移的大好時機,用足用好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支持甘肅發展47條、建設全國循環經濟示范省等利好政策,緊緊圍繞工業強市、文化產業發展、城鄉一體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引進更多的央企、中國500強和上市公司,謀劃和實施一批符合我市實際,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深刻領會和把握宏觀政策走向,加強與國家及省上相關部門的對接,強化與央企和發達地區的溝通洽談,集中力量開展項目對接爭取工作,切實把政策機遇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全力營造大開發大開放的良好氛圍,為項目落地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服務,創造能夠招得來、留得住的發展環境。
2.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提升產業承接能力。我市地處河西走廊中部,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條件便利,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電網輸出路徑便利,具有發展新能源和裝備制造業的良好條件。要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北京金能2000兆瓦風電、大唐分布式風力發電以及中國華電、上海航天、北京協和風電、榮爍公司各1000兆瓦光伏發電等項目,建成華電集團29兆瓦、上海航天57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年內形成120兆瓦光伏發電規模。大力發展現代化高科技載能產業,建成廣銀鋁業45萬噸鋁型材加工、索通公司二期35萬噸預焙陽極、東興鋁業風電特色載能鋁合金節能技改一期二系列55萬噸電解鋁和宏電100萬噸鐵合金續建項目,提高電力資源就地消納能力。做精做強葡萄酒業,全面加快優質葡萄酒加工釀造基地建設。
3.推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著力建設特色文化強市。充分利用嘉峪關關城獨特的、不可復制的文化資源優勢,抓住國家和省上支持文化改革發展的大好時機,著力在集聚放大效應、提升國內外影響力和美譽度上下功夫。成立嘉峪關長城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指揮部,高標準、高起點做好關城周邊70平方公里統一規劃,分期實施文化產業園、古鎮、民俗博物館、演藝中心、星級農家樂等建設項目。推進文化與旅游、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培育精品旅游線路,加快開發參與型、體驗型、探險式旅游產品。積極與周邊城市及大型企業合作培育航線,開通至廈門、福州等地的航線,增加至烏魯木齊、成都等城市的航班密度。辦好國際鐵人三項賽、國際航空滑翔節、汽摩越野賽等品牌賽事和第二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開幕式。認真開展“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文化改革發展”大討論活動,到發達地區學習考察、開展項目洽談,引進華強集團等有實力的文化旅游企業。積極參與河西走廊自然人文遺產保護傳承和創新利用國家級綜合試驗示范區的各項工作。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組建嘉峪關文化旅游開發集團公司,成立長城文化和絲路文化研究會,打造一批特色精品劇目。堅持培育和引進相結合,強化文化人才培養選拔,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三、把握重大責任和根本目的,在推動富民安民強市中有新作為
1.堅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切實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省委王書記的重要講話,明確要求我市要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爭先進位、提高排位,實現富民、安民、強市。當前,區域競爭日益加劇,各地爭先發展的態勢更加激烈,從縱向上看我市經濟總量、增長速度、發展效益明顯提升;但從橫向上看,我們與西部發展較快的地區、與沿海發達地區還有較大的差距。特別是作為一個地級市,不斷做大經濟總量,做優經濟質量,實現生產總值1000億元的發展任務繁重而艱巨。我們要充分審視我市在全省區域發展戰略中的作用,準確把握在西翼一極的重要地位,發揮優勢、增強信心,尋找差距、挖掘潛力,千方百計爭先進位,想方設法提高排位。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銳意進取,以敢于擔當、敢于負責、爭創一流的精神,推動主要經濟指標保持較高增速,確保到201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680億元以上,力爭向1000億元沖刺,實現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2.堅持以人為本、為民務實,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全面落實省上確定的“十大惠民工程”和我市確定的10件惠民實事,切實解決就學、就醫、社保、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問題。最大限度改善和優化辦學條件,建成6所幼兒園,加快實施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做好酒鋼三中改擴建。高標準建設兒童醫院、市精神衛生中心、中醫院,實施市婦幼保健院二期工程。引導優質衛生資源向基層覆蓋,進一步提高大病救助標準,擴大醫療救助覆蓋面和受益面,真正讓老百姓能夠看得起病,能夠看好病。健全就業援助機制,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和困難人員就業工作。積極培育富民產業,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大力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強市場價格監管,落實各項調控措施,確保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3.堅持城鄉一體、服務基層,不斷提升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近年來,我們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保持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得到中央和省委的充分肯定,被確定為全國社會管理創新9個典型培育城市之一。我們要著力探索城鄉一體化快速推進的社會管理創新模式,全面推行一元化戶籍管理制度,構建城鄉公共服務并軌體系,加快建設西部小城市社會管理創新樣板市。進一步深化城鄉戶籍制度改革,出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籌管理暫行辦法》《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鄉一體化實施細則》等配套措施,建立城鄉一體的社會服務管理體制,讓更多的人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得好。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著力破解流動人口、特殊人群、“兩新組織”等服務管理難題,以數字化手段建設市委、市政府綜合便民服務中心,形成統一的應急聯動指揮和社會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加強社區建設,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提高社區管理和便民服務水平。認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大接訪”活動,建立健全群眾權益協調保障機制、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暢通和拓寬公共訴求表達渠道,妥善解決群眾合法合理訴求。深入推進“平安嘉峪關”建設,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落實維穩工作責任制,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4.堅持統籌推進、協調發展,全面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按照省委關于我市城鄉一體化繼續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全面啟動“新三農”建設,推進農村城市化、農業工業化、農民市民化,進一步加快城鄉融合發展。做好城鄉規劃對接,啟動鎮村規劃編制工作,科學規劃城鄉布局,實現土地資源集約高效利用。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農村居民點后院整治、道路通暢等工程。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和高效農業,抓好農業生態示范基地建設,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加快三鎮休閑度假區建設,引導城市消費向農村延伸,不斷拓寬農村居民增收渠道。全面推行農村社區化管理,提升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形成城鄉和諧、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四、加強能力建設和作風建設,在提升黨組織戰斗力和創造力上有新舉措
我們要按照省委王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持之以恒地抓好領導班子建設,著力打造政治堅定、開拓創新、團結協作、求真務實的領導班子,提高班子駕馭復雜局面、推動科學發展的本領。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大規模培訓干部,引導各級領導干部主動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向發達地區學習,促進干部能力素質的提升。開展 “新一輪解放思想、推動轉型跨越發展”大討論活動,樹立大膽干、超前干、加速干的理念,不自滿、不等待、不猶豫,以思想的大解放帶動觀念的大轉變、眼界的大開闊和發展的大提速。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堅持用德才兼備、科學發展、為民謀利的實效評價干部、選拔干部、使用干部,讓干部用業績說話,讓項目為干部說話,讓群眾為干部說話。深入推進創先爭優活動,破解發展難題,夯實基層基礎。嚴格目標管理責任制,完善包抓項目、巡視督查等工作機制,對具體工作定任務、定指標,做到人人抓項目、人人促招商。深化機關效能建設,完善領導干部聯系群眾制度和調查研究制度,千方百計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大力弘揚真抓實干的優良作風,不斷提高工作執行力,形成求真務實、干事創業、加快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