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聯動促發展打造西翼增長極
——嘉峪關關于實施省委區域發展戰略的探索與思考
中共嘉峪關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馬光明
省委十一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在深刻分析、準確把握國內外形勢、總結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的區域發展戰略,明確要把河西地區建設成為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并對大力發展冶金新材料,提升鋼鐵產業水平做了安排部署。這充分體現了省委對全省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的科學把握,對我們嘉峪關發展的高度重視。嘉峪關作為“兩翼齊飛”戰略布局中重要一翼的西翼城市,在對接區域發展戰略中承擔著東接西引的樞紐作用,責任重大,使命艱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這一重大戰略部署,充分發揮嘉峪關的資源配置能力、交通區位條件和產業競爭優勢,從更高層次上謀劃未來發展,圍繞培育增長點、打造新亮點、突破重難點下功夫、見成效,全力推動西翼騰飛,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一、基礎和條件
在千里河西走廊上,嘉峪關是最西端的省轄市,是新歐亞大陸橋沿線重要的節點城市,工業基礎雄厚、生產要素聚集、產業體系健全、科技事業發達,具有成為西翼重要增長極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引擎的現實基礎和條件。
一是區位優勢嘉峪關處在蘭州—烏魯木齊兩個省會城市之間,是甘肅、新疆、青海、內蒙古四省區的結合部,是我國內地通往新疆及中亞歐洲遠地的咽喉要道和交通樞紐。配置鐵礦、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等資源條件較好。境內及周邊地區有酒鋼集團公司、中核四○四有限公司、玉門石油管理局、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等大型國有企業、科研單位。“西氣東輸”一期二期、“西電東送”一期二期、“西油東送”原油、成品油管道等“六大能源網”跨境而過。
二是產業優勢嘉峪關是西北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除具有較完備的冶金工業體系外,現已形成以冶金工業為主體,化工、電力、建材、機械制造、食品釀造為輔的工業體系。2009年酒鋼集團公司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161位,成為西部精品碳鋼與不銹鋼的重要生產基地。省級開發區嘉峪關市工業園區經過6年多的開發建設,形成了由嘉東、嘉北、雙泉“一園三區”組成的建設格局。工業生產在上游搞配套、下游深加工和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產業組織、生產服務等諸多方面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中核四○四有限公司、大唐八○三電廠嘉峪關生活基地已建成,并將一批輔助產業項目陸續轉移到我市。經濟特征鮮明,產業互補性強。旅游、商貿、物流、文化、體育相互拉動,呈現出全新的發展態勢。
三是交通優勢嘉峪關市作為蘭州以西、烏魯木齊以東承東接西的重要支點,公路、鐵路、航空運輸呈立體格局,國道312線連霍高速縱貫全境,蘭新鐵路與嘉峪關—策克和嘉峪關—鏡鐵山支線鐵路已形成十字構架;嘉峪關火車站是一等客運站和一等貨運輔助編組站,每天有46趟列車通過;民航嘉峪關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D級、兼顧E類亞歐航路備降場,可起降波音737—800以下各類機型,有直達北京、上海、濟南、鄭州、青島、蘭州、西安、成都等地的航線,區域交通樞紐地位已經初步形成。
四是科技人才優勢嘉峪關市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36萬人,占總人口的7.4%,百人擁有各類科技人員7.4人,高于全國2.3人和全省1.6人的水平。酒鋼集團公司技術中心是國家技術認定中心示范基地,重點產業和優勢領域擁有了一定數量的科技拔尖人才和領軍人才。同時,我們與省內外多家科研所院校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科研成果轉化取得顯著成效。
省委區域發展戰略給我市指明了方向,明確了思路,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提升產業、乘勢而上、率先發展,通過區域聯動,推動西翼騰飛。一方面我們要與地緣相近,人文相同,產業和資源互補性強的酒泉、張掖及周邊地區合作發展,錯位發展,延伸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集群。同時,我們要立足特色,做到不與別的地區比資源的富集程度,但要比配置資源能力的高低;不盲目追求產業門類的齊全,但要比主導產業核心競爭能力的強弱。充分利用周邊地區快速發展的機遇,拓展發展空間、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區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二、定位和目標
為了使嘉峪關市實現持續發展、科學發展和快速發展,我們根據自身的經濟基礎、發展條件、發展潛力和外部環境等動態變化,確定了城市的發展定位。這就是根據工業旅游城市的特點,按照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要求,努力建設“冶金制造基地、新能源(光伏)示范基地、區域物流中心、西部文化名城和生態宜居城市”。
冶金制造基地緊緊依托酒鋼集團公司等大中企業,加快工業強市步伐。通過支持大企業投資和招商引資、投資合作的方式,建設年產100萬噸PVC及電石、太陽能光伏發電用1000噸硅錠、100萬噸鐵合金、160萬噸水泥、10萬噸鉻化工產業、8萬噸化學級工業硅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使新能源能夠實現就地消化,形成新的產業發展增長極。依托工業園區,形成產業集群,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產業升級,形成地方經濟的優勢產業。我市風電設備制造起步發展較快,西部重工已建設成為嘉酒地區規模最大的風電塔架制造企業。我們將支持西部重工、中核嘉華、寶龍機械和大陸橋鋼管等裝備制造企業的產能擴展,建設以風電裝備和核乏燃料后處理設備制造為主導的裝備制造業產業,促進我市接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新能源(光伏)示范基地以太陽能光伏發電及配套產業為先導,充分發揮交通、并網接入、設施維護和職工生活保障等方面優勢,依托鄰近蘭新鐵路、連霍高速公路和將要開工建設的蘭新鐵路第二雙線等交通干線,爭取在3—5年內建成世界最大的光伏發電示范基地。加大對風電、光電和生物質能等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的規劃指導作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積極推進新能源推廣應用示范工程。
區域物流中心嘉峪關及周邊地區自古就是古絲綢之路上的貿易重鎮。經過多年的建設,現已形成比較便利的交通條件。我們將依鐵路、公路、航空運輸網絡,與天津共建內陸港和陸路口岸,實現與天津、連云港等港口城市的便捷連接,帶動現代物流業、對外貿易以及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重點建設嘉峪關機場航空貨運港物流中心、鋼材及不銹鋼集聚區,城市消費配送物流園區及工業物流集聚區。
西部文化名城嘉峪關市是國內長城文化與絲路文化唯一交匯的城市,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嘉峪關又是典型的移民城市,擁有開放包容、和諧共融、自強不息、勇于創新的移民文化以及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城市精神,我市又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我們要不斷把文化資源優勢轉為資本優勢、經濟優勢,以打造文化名城為契機,推動我市旅游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城市商貿、服務、文化及相關產業的整體發展,培育支柱型文化產業,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生態宜居城市按照“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要求,以新市區開發建設為重點,繼續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經營,把嘉峪關建設成為人文內涵深厚、生態環境秀美、百姓殷實幸福、古今輝映、形神兼備的現代宜居、宜業、宜游城市。
為了進一步增強城市的綜合實力,在推動全省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打造西翼增長極中發揮更大作用,我們將按照“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省委“四抓三支撐”的總體工作思路,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推進和諧社會進程,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的發展思路,優化產業結構,重點建設“六大基地、兩個中心”,即:
鋼鐵工業基地鑄就“百年酒鋼”基業,大力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與創新能力,著力提高資源保障能力與優化系統配置、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建成千萬噸級的鋼鐵及延伸產品生產企業。
裝備制造業基地依托酒鋼集團公司和中核四○四有限公司的技術和資源優勢,突出機械、不銹鋼制品、鋼結構、金屬制品加工、核設備制造、風電設備等先進制造業,形成我省西部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
能源、煤化工基地充分利用我市日照時間長和大氣透明度高、光照充足,太陽總輻射量和日照時數為全省最高值等方面有利條件,建設大型并網光伏電站、光熱發電項目,形成跨區域電力樞紐,并利用豐富的電力資源,發展高載能產業。充分利用副產煤氣、蒙古國及周邊地區豐富的煤炭資源,發展煤電、煤化工產業,實現經濟方式轉變,促進形成新的接續產業。
葡萄生產和釀造基地發展10萬畝葡萄種植基地,葡萄酒生產能力由目前的1.5萬噸擴大到5萬噸,形成西部最大的葡萄種植和葡萄酒加工釀造基地。
核乏料后處理技術研發及后勤生活基地利用中核四○四有限公司生活基地設在本市的有利條件,緊緊抓住國家建設大型商業化核乏料后處理項目的機遇,著力打造包括科技人員和國際專家服務中心、國際技術交流及培訓中心、專家公寓和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在內的核乏料處理技術研發及后勤保障基地,努力提升現代服務業水平。
綜合性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加強基礎教育,做強職業教育,發展高等教育,充分發揮人才技術密集優勢,增強城市科技創新力和人才輻射力,形成甘肅西部重要的綜合性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
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游客集散中心加強土地整理開發,建設嘉南新區,聚集人氣,提升名氣,打造西部內陸文化娛樂城,形成開放型區域中心城市。充分挖掘旅游資源優勢,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加強與首旅集團等知名大型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培育旅游精品線路與精品景點,努力把嘉峪關建設成絲綢之路黃金旅游線上的游客集散中心和旅游目的地城市。
區域交通樞紐和甘肅向西開放的商貿物流中心發揮嘉峪關市已經形成的交通樞紐地位,積極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高商貿幅射帶動能力,建設西部綜合交易市場和國際物流園區,廣泛開展區域物流合作,打造區域交通樞紐和甘肅向西開放的商貿物流中心。
三、措施和路徑
一是進一步推進嘉酒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嘉酒兩市地緣相近,人員相親,經濟互補性較強,在區域發展中具有組團式發展、捆綁式發展的基礎條件。省委審時度勢,及時作出了加快推進嘉酒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省委對我們嘉酒地區發展的關心和重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們在推進嘉酒一體化方面已經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和探索。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們將本著“著眼大局,積極探索,充分尊重,主動融合”的原則,按照“規劃同繪、交通同網、產業同興、市場同構、旅游同籌、信息同享、和諧同建”的思路,以建設嘉峪關到肅州區快速通道為軸線,以發展連接帶上的產業為紐帶,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和產業集群戰略,形成以嘉酒城區為核心增長極,逐步輻射周邊地區的開放型經濟新格局,逐步實現生產要素的跨區域流動,推進區域優勢互補,延伸產業鏈條,形成集聚優勢,把嘉酒地區發展成為蘭州以西、烏魯木齊以東的區域性經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