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記者 張革文
五黃六月天,瓜州縣梁湖鄉銀河村三組村民樊世武是忙里又忙外,涼時上地干活,熱時收拾自家后院,為搭建養殖溫棚做前期準備工作。
樊世武心勁兒特別足的背后,是眼下省委、省政府正在如火如荼開展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行動和酒泉市委、市政府不讓一戶貧困戶在奔小康路上掉隊的決心。
樊世武高興地說:“幫扶工作隊員來到我家后,讓我明白了省市精準扶貧的政策,制定了幫扶措施,還簽下了不脫貧不脫鉤的責任書,我們全家都感到日子有盼頭了。”
如今,在酒泉市有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像樊世武一樣,對脫貧致富奔小康充滿了信心。
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號角吹響后,酒泉市各級干部紛紛深入貧困戶家中,和貧困戶一起分析致貧原因,探討致富辦法,制定脫貧措施。酒泉市還創造性地提出了深化“六個精準”,盯緊 “六個落實”,做到 “六個統一”,突出“六個到位”的“四個六”工作機制,確保全市1.26萬戶4.77萬貧困人口在2017年實現全部脫貧。
扶真貧,真扶貧
近年來,酒泉市持續加大對移民群眾的扶貧力度,全市貧困人口由2011年的12.01萬人減少到2014年的4.77萬人,年均減幅20%。然而,剩下的1.26萬戶4.77萬貧困人口,其因災、因病、因學致貧以及由于缺項目、缺資金、缺技術、缺勞力等原因,成為全市扶貧最難啃的“硬骨頭”。
為此,酒泉市委書記馬光明說:“只有定向‘噴灌’、定點‘滴灌’,才能把‘扶貧之水’澆到最旱的‘莊稼’上。”針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之初存在幫扶措施不夠精準、幫扶干部對精準扶貧的政策不了解不掌握等問題,酒泉市委提出深化“六個精準”:脫貧對象再精準、脫貧目標再精準、脫貧內容再精準、脫貧方式再精準、考核評價精準和措施保障再精準,以達到扶真貧,真扶貧的目的。
按照深化“六個精準”要求,酒泉市對全市貧困村和貧困戶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并對所有貧困人口全部建檔立卡,建立了動態信息管理系統,扶持誰、扶什么、怎么扶、誰來扶、達到什么效果,都一清二楚。
在瓜州縣梁湖鄉雙洲村村委會,村黨支部書記楊軍林指著墻上的作戰圖說,全村通過精準識別后的69戶貧困戶信息、幫扶措施和幫扶干部的姓名及電話等信息在這張圖表上寫得清清楚楚。
記者在酒泉11個移民鄉鎮采訪時了解到,鄉鎮和村委會的會議室里,均掛有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網格作戰圖,作戰圖上貧困戶基本情況、幫扶干部姓名、幫扶措施、脫貧期限等一目了然,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打下堅實的基礎。
不脫貧,不脫鉤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為了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酒泉市將全市貧困區域劃分為38個片區,組建了300個工作小組(隊),將所有貧困戶的幫扶任務分解落實到38名市級領導、1055名縣級干部、6074名市縣鄉村科級及其他干部頭上,做到了責任主體落實。
酒泉市委農辦主任毛煥國介紹,為了使精準扶貧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酒泉市不僅把每一戶貧困戶落實到具體的幫扶干部頭上,做到責任主體落實,還要求做到對象戶主落實、幫扶措施落實、計劃指標落實、跟蹤督查落實和脫貧效果落實共“六個落實”。
在銀河村,記者看到蹲點包戶的市政府辦干部高勇與三組村民陳佛有簽訂的責任書上寫著:“幫助種植枸杞5畝、飼草10畝,調引基礎母羊15只,協調發展產業資金,力爭到2016年年底,家庭人均收入達到5544元的目標,不脫貧,不脫鉤。”精細量化的責任書,讓陳佛有心里踏實,點燃了全家人的致富信心。
簽訂的責任書落實不到位怎么辦?勁頭一過,會不會成為一陣風?貧困戶心里有疑問,基層干部也擔心。
為此,酒泉市實行每月分管領導檢查、雙月督查部門督查、季度常委帶隊檢查,建立起跟蹤督查落實機制,以及督促幫扶干部按時序、按進度、高質量地落實好精準扶貧任務。與此同時,各縣(市、區)也成立了專門的督查機構,經常性開展督促檢查,確保精準扶貧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興產業,拔窮根
精準鎖定扶貧對象,精準確定幫扶干部,如何跟進扶貧舉措?
酒泉市要求各縣市區和幫扶干部做到“六個統一”(思想認識統一、人員培訓統一、幫扶方式統一、工作規程統一、幫扶標準統一、考核驗收統一),突出“六個到位”(思想認識到位、組織領導到位、幫扶人員到位、幫扶措施到位、駐隊考勤到位、專項督查到位)。
在統一思想認識方面,酒泉市要求幫扶干部因村、因戶、因人施策,按照一村一策、一戶一法,差別幫扶,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為了讓幫扶干部更好地掌握精準施策的方法,酒泉市統一培訓幫扶干部,對全市7000余名參與幫扶的干部分期分批進行幫扶政策和幫扶技能的統一培訓。酒泉市副市長李永軍介紹,幫扶政策方面,重點培訓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上“1+17”精準扶貧方案,以及市上制定的《實施意見》和《實施方案》;幫扶技能方面,重點培訓種植、養殖、信息、電子商務、勞務輸轉等方面的技術技能,使各級幫扶干部真正能夠準確為貧困戶提供幫助和指導。
斬斷窮根,關鍵還得靠產業扶貧。為此,酒泉市突出幫扶措施到位,以興產業為統一標準,大力扶持貧困戶發展畜牧養殖、設施蔬菜、優質林果、高效制種、中藥材等高效特色產業,推廣“戶均輸轉1個勞動力、種植2畝高效田、飼養30只羊”的脫貧增收模式,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力爭到2017年移民區高效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到30萬畝,占到耕地面積的70%以上。同時,強化勞務輸轉,開展訂單培訓、定向培訓,提高移民區勞動力轉移就業能力,每年開展勞務技能培訓5000人以上,輸轉勞動力2萬人以上。
興產業的資金從哪里來?酒泉市統一幫扶標準,設立了市級精準扶貧專項貸款財政貼息專項資金4736萬元,使全市所有貧困戶都能享受到5萬元以內、3年以內、免抵押、免擔保的小額專項貸款;安排市級貧困村扶貧互助資金、養殖業專項扶貧資金及扶持貧困村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1000多萬元,徹底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生產的資金難題。
楊軍林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行動既下派干部,又解決發展資金,全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空前高漲。雙洲村將以枸杞專業村和養殖示范村為建設目標,大力發展枸杞產業和草畜產業,力爭到2017年,全村種植枸杞面積達到3000畝,肉羊飼養量達到7000只,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0000元以上,確保與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