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經過了筆試、面試、組織考核等層層關口,趙存福從4名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走上了酒泉市肅州區委辦公室副主任的崗位。和他一樣,還有27名干部在肅州區推出的領導干部公選中實現了職務晉升。
近兩年,肅州區通過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公推直選鄉鎮“一把手”等辦法,不斷增強干部選拔任用的透明度,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的選拔任用機制,為人才脫穎而出提供了廣闊空間。
公開選拔:在多數人中選人,選多數人認可的人
肅州區把公開選拔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主要方式,每年拿出50%的空缺崗位進行公開選拔或競爭上崗,為更多的優秀人才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去年和今年,先后對區委辦副主任等49個副科級領導崗位進行公開選拔,參選干部達1000多人次。
為使公開選拔走向制度化、規范化,肅州區配套完善了民主推薦、公選考試、差額考察、常委會票決、任職試用期等制度,每次公開選拔前,都通過電視、網絡、櫥窗等多種媒介,多渠道張貼發布選拔公告,對公選職位、報名要求、方法步驟等在全社會進行廣泛宣傳動員;在操作程序上,采取量化計分的辦法,對理論考試、面試答辯、集體面談、組織考察等程序計算綜合成績,根據綜合成績按照一比三的比例擇優確定提名人選;每一步驟結束后都及時發布公告,向社會公開結果,全程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大大增強了干部選拔任用的透明度,形成了群眾普遍認可的“三變四用五看”,即:變相馬為賽馬、變用人為育人、變管干部為帶干部,用政治上可靠的人、用群眾滿意的人、用改革創新的人、用工作踏實的人,看德才、看實績、看作風、看公論、看潛力,有效防止了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
原科技局干部張小虎,是一名民主黨派人士,在今年干部公選中他成功競爭上了中小企業管理局副局長的職位,張小虎深有感觸地說:“公開選拔領導干部的做法真好,不拘一格用人才,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提供了廣闊空間,放活選人用人機制,大大激發了干部的學習、工作的熱情和爭創一流業績的積極性。”
競爭上崗:一池春水活肅州區是酒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2006年底,新一屆區委提出了建設“經濟強區、商貿大區、和諧新區、人居旺區和文化旅游中心”的發展思路和目標,實現這一奮斗目標,需要一支強有力的干部人才隊伍,特別是一支腳踏實地、敢于創新的領導干部隊伍。
區委明確提出,在領導干部選拔任用上堅持“政治可靠、勇于創新、工作踏實、群眾滿意”的標準和要求,用政治可靠的干部,用勇于創新的干部,用工作踏實的干部,對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的干部區委重點提拔使用,對于務虛功、說空話、搞形象工程的干部進行嚴肅處理。
通過什么方式選人?競爭上崗是最佳的選拔方式。去年以來,除一些特殊崗位外,區屬各部門所屬的副科級以上中層領導干部和二級單位領導干部,全部在本系統內采取競爭上崗的方式選拔產生。40歲以下的干部,必須通過競爭上崗才能走上領導崗位。此舉既拓寬了組織選人用人的視野,又搬掉了容易滋生腐敗的暗箱,使那些年富力強、政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公推直選:讓群眾選擇信賴的“當家人”“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選配好鄉村兩級領導班子至關重要。鄉村干部直接面對群眾,要想把農村的事情辦好,就得選用群眾擁護、群眾滿意的干部。
干部工作做得好不好,稱職不稱職,群眾心中有桿秤。肅州區認真貫徹落實《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在推行村干部村民直接選舉的基礎上,實行鄉鎮“一把手”公推直選,讓廣大農民群眾廣泛參與到基層民主選舉和管理中,把鄉村干部的選擇權交到群眾手中,讓他們選擇自己信賴的“當家人”。
2007年底,肅州區連續第四次進行村干部直選,124個村委會全部進行了換屆選舉,選舉中村民參選率達88.2%。在換屆選舉中村主任連選連任的有27人,新當選97人。新一屆村民委員會成員中,懂經營、會管理的有434人,致富能人399人。有3個鄉鎮的黨委書記進行了公推直選。
豐樂鄉二壩村是由原三壩村和二壩村合并而組成的,在換屆選舉中,通過村民直選產生的5名村“兩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45歲,文化程度都為高中以上。4組村民馬占海告訴記者:“新的村委會班子成員都是干了10多年的村干部,這幾年我們村發展很快,去年人均純收入近5000元,柏油路鋪到了家門口,自來水也通到了家里,這充分說明他們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比較強,選他們,我們很放心。”肅州區委組織部部長張家明說,讓群眾自己選擇信賴的“當家人”,既亮了干部的“箱底”,也明白了群眾的“心底”,更密切了干群關系,形成發展合力。
公開考錄:優化干部選調機制在街道社區工作了10年的吳雅麗,今年6月經過機關干部公開選拔考試,調入區委宣傳部工作。
能進入區直部門工作,是許多長期在基層工作的同志所渴望的,過去,區直部門從基層選調干部往往根據部門需要,經人推薦進行選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情網、關系戶的用人傾向,使一些優秀人才進入不了選調視野。
為給各類人才提供公平競爭環境,肅州區從1998年就開始了在公開選人用人工作和機制方面進行探索,堅持“凡進必考”的用人導向,加大機關事業單位公開選調工作人員的范圍和力度,形成了公開考錄的選人制度。近年來,全區機關事業單位補充人員,除引進急缺的高層次人才外,一律實行公開考錄,先后為區直部門、城區中小學、社區等各類事業單位補充工作人員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