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將“喝”凈化水
配圖:天水在線
為了確保向月牙泉輸入潔凈水源,敦煌市計劃年內啟動治理應急工程,留住沙漠甘泉形成的千年奇觀。
位于敦煌城南鳴沙山懷抱之中的月牙泉,長約250米,最寬處約50米,因形似月牙而得名。近40多年來,由于敦煌地下水位急劇下降,致使深達9米的月牙泉面臨干涸枯竭的危險。
敦煌市相關部門雖于2001年在月牙泉以西800米和以東500米處各修建了一個滲水池,通過地下滲水的方式給月牙泉“補水”。但滲水池里的水直接引自黨河,帶有很多泥沙,長期積累不但堵塞滲灌空隙,致使滲灌失效,而且隨著滲灌次數的增多,帶有鹽堿的黨河水會直接污染月牙泉水質,造成月牙泉嚴重堿化。
目前,敦煌已多方籌措資金
2000萬元,全面啟動月牙泉水位下降治理應急工程。即將新建的多個蓄水池、滲流場和滲井群,把滲水池的水澄清、凈化,達到一定標準后再往月牙泉滲灌,采取地表水和地下水相結合的綜合回灌滲水措施,不但避免了泥沙堵塞和水質污染的問題,而且還能夠全面確保冬季農田休灌期也有滲灌水源。據蘭州大學環境質量評估研究中心出具的環評報告顯示,整個應急工程按設計完成后,不僅能將月牙泉湖水水位穩定在1米至1.5米左右,還能極大地改善月牙泉周邊極為干旱的小氣候環境,從而達到保護鳴沙山自然地形地貌和景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