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敦煌訊(記者張革文)敦煌市緊緊圍繞國際旅游名城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著力培養創業型、實踐型、開拓型、服務型的干部,促進了干部的全面成長進步,提升了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
今年以來,敦煌市委先后選派和抽調100多名優秀年輕干部到企業項目、城市建設、單位改制和基層服務一線工作,為他們提供了展示才華和鍛煉自我的“大舞臺”。
針對今年城市建設項目多、規模大、任務重的狀況,市委把全市重點工程項目建設作為培養人才和鍛煉干部的一個重要平臺,從公選的后備干部中抽調法律意識強、善于做群眾工作的優秀年輕干部,到城市重點建設工程和項目工作。經過半年多的培養鍛煉,抽調干部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城市“十大景觀”工程建設等項目進度也比原計劃大大提前。敦煌民族風情城是敦煌市城市“十大景觀”工程的重中之重,在規劃選址區內涉及房屋拆遷戶382戶,拆遷量非常大,選派干部到任后,不分上下班,日夜奮戰,配合相關部門進行房屋評估,深入拆遷戶做工作,并幫助搬遷。僅僅用了兩個多月時間,就圓滿完成了房屋的拆遷任務。4名抽調的后備干部也因工作出色、群眾口碑好,被提拔為副科級領導干部。
選派到中小企業局、旅游開發辦、月牙泉管理處等單位的干部到企業掛職后,主動學習項目管理和企業生產經營的有關知識,積極幫助企業解決水電路和征地拆遷等項目建設與生產經營中的難題,促進了企業發展,包掛的8個重點企業項目進展順利,經營效益良好。
根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敦煌市委還選派在機關工作的副縣級后備干部到村上掛職。下派干部到位后迅速轉變角色,開展調查研究,找準工作的切入點,積極帶領群眾開展新農村建設活動,幫助制定生產發展計劃,引導村民進行村容村貌整治,使所在村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目前,下派干部為所駐村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19個,走訪群眾2064戶,聽取群眾意見297條,為民辦實事25件,為基層爭取資金10多萬元,聯系引進項目1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