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性金融促進酒泉經濟快速發展
酒泉市副市長 郭益壽
近年來,酒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與國家開發銀行的合作,以開發性金融政策為依據,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工作,緩解了資金的“瓶頸”制約,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2004年以來,開發銀行按照“政府熱點、雪中送炭、信用建設、規劃先行、融資推動”的原則,為酒泉市提供信用貸款1.81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城市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發展。同時,開行甘肅省分行在為酒泉市如何利用金融手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出主意、想辦法,幫助建立制度,創新體制,從更高層次促進了酒泉經濟快速發展。
一是雪中送炭,解決了政府難點問題。2002年9月,酒泉撤地設市后,城市建設面臨著十分繁重而又艱巨的任務。2004年利用開行貸款,在新市區實施了世紀廣場道路鋪筑、環境設施配套、市政設施配套、綠化等工程,完成了世紀大道中段、富康路、廣場東西環路鋪筑及配套亮化、綠化工程。在老市區新建了1條城市干道、拓寬改造了2條道路,改造鋪裝人行道5萬平方米,新架設景觀燈666座。通過改造建設,酒泉市區的城市功能大為改善,人均道路面積達到了19.7平方米,增加1.05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了24.35%,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新市區世紀廣場還被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評選為“全國優秀文化廣場”。
二是立足“三農”,解決了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關鍵問題。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龍頭企業和農戶貸款難的問題日益突出。2004年5月,國家開發銀行甘肅省分行與酒泉市政府共同搭建信用平臺,通過市場運作的方式,探索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金融支持渠道。通過采取“三聯!钡臋C制,即市財政向開發銀行提供信用擔保,縣(市、區)財政向市財政提供擔保,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戶向農村信用社提供擔保,為農業產業化發放貸款3000萬元,為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以市帶縣”,探索了擴大融資的新渠道。利用開行和酒泉市政府建立的融資平臺,通過“以市帶縣”的方式,2005年,為肅州區提供農業產業化貸款3000萬元,今年將對玉門市進行城市建設貸款信用評審,有效地支持這兩個市區的發展,也為今后發展縣域經濟、解決“三農”問題、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探索了融資的新渠道?梢哉f,這幾年,在商業銀行貸款緊縮的情況下,開發銀行為酒泉市政府和酒泉經濟的發展解決了一大難題,并為今后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當前,酒泉市經濟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預計“十一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將達到590億元,籌措建設資金是實現規劃目標的關鍵,這對開發性金融的需求更加旺盛。今年,市上確定著力抓好378個重點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8億元。因此,積極用足用好開發性金融政策是我們實現“十一五”規劃的重要選擇。
開發性金融是體制創新和制度建設的加速器。作為地方政府,應進一步確立共建雙贏的合作理念,認真總結和學習借鑒各地的成功經驗,注重信用建設,遵循市場原則,把銀行的融資優勢與政府的組織協調優勢結合起來,把銀行的投資重點與政府工作的難點結合起來,把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制度建設與信用建設結合起來,以政府增信為基礎,以制度創新為重點,努力實現開發性金融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雙贏。
(作者系酒泉市副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