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天水市被確定為全省唯一一家全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試點,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全市以貫徹落實《精神衛生法》為主線,以提升精神衛生服務能力為重點,不斷健全工作機制,持續加強患者發現管理,積極完善救治救助政策,嚴格落實監護責任,大力推進康復服務管理,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成效明顯。
一是在工作部署上靠責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試點工作,主要領導多次做出批示并專題研究,安排部署試點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衛生計生、綜治、公安、民政等21個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市精神衛生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推進全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試點工作。印發了《天水市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試點工作方案》《天水市實施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5-2020年)方案》和《2016年天水市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試點工作計劃》,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完善精神衛生綜合管理機制,將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納入綜治工作(平安建設)考核內容,市、縣、鄉、村逐級簽訂責任書,層層靠實責任,健全了全市精神衛生防治工作網絡和責任體系。同時,在落實國家試點每年補助300萬元的基礎上,市政府還安排落實試點配套經費210萬元,確保試點工作順利實施。
二是在篩查登記上重實效。組織協調綜治、衛計、公安、民政、司法、殘聯等部門,建立鄉鎮(街道)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小組,結合“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行動”,按照“鄉鎮(街道)不漏村社,村(社區)不漏戶,戶不漏人”的原則全面開展篩查,充分利用綜治信息平臺,重點加強農村和流動人口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發現登記、診斷管理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全面實施患者發現管理治療隨訪工作月通報制度和基層工作人員發現報告患者獎勵制度,對疑似患者引導其到專業機構進行確診治療,組織精神科醫師進村入戶現場診斷,全面提高患者檢出率。
三是在落實監護責任上下功夫。制定《天水市推動落實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工作方案》、《以獎代補工作細則》等文件,集中開展患者排摸篩查,對2016年底篩查確認的精神障礙患者,按照“一人一檔、一人一策、一人一監護小組”的要求,完成了建檔立卡,逐人簽訂以獎代補監護協議1.6萬份。對錄入公安系統管理的危險性評估三級以上易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全部納入重點人口進行管理,落實省上補助資金,定期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走訪,100%落實管控力量。2017年,市、縣區政府已將監護人以獎代補資金全部列入財政預算,共計2385.18萬元。積極探索創新監護人責任險,按照《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責任險方案》,與人壽保險公司初步達成協議,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承保、賠償等環節提供規范依據。認真吸取全國有關案件教訓,嚴防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2015年以來,及時送醫救治101人次,有效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四是在救治救助服務管理上謀創新。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大力提高報銷比例,全面提升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服務水平。衛計部門將嚴重精神障礙列為農村重大疾病進行重點醫療保障,按住院定額總費用70%予以補償,6類嚴重精神障礙分兩類列為新農合門診特殊疾病,年度報銷10000元和3000元,報銷比例為80%。人社部門對職工、居民住院患者目錄范圍內的醫藥費用實報實銷,報銷比例達85%、75%;6類嚴重精神障礙全部列入特殊門診疾病,退休、在職職工、居民醫藥費用報銷比例分別為80%、75%、70%。民政部門將重性精神疾病列為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病種,對符合條件的患者經醫保報銷后由個人負擔的費用,按80%的比例給予救助。“三戶一孤”人員確診為嚴重精神障礙后,提前定額給付2000元至1.8萬元。全市基本實現了醫保住院、特殊門診報銷、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重大疾病民政救助、殘疾人項目救助、試點項目補助、綜治兜底保障等定點醫院“一站式”即時結報服務和先看病后付費,2016年“一站式”結報醫保患者3012例,報銷金額2282萬元。2015年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全市民政救助住院1765人次,金額727.67萬元;殘聯救助465人次,金額67.17萬元;試點項目補助貧困患者539人次,金額95.3萬元;綜治兜底補助112人,金額187.4萬元;救助流浪乞討障礙精神障礙患者292人次。
五是在康復服務體系建設上求突破。我市率先在全省建成了天水市社會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下設心理疏導服務中心、心理危機干預中心、心理援助熱線中心和心理健康培訓中心4個中心,配備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心理咨詢師共57名,投入41.5萬元,引進國內先進的心理CT軟件系統和心理援助熱線咨詢系統,開通5條熱線電話,為群眾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和心理援助。縣區確定14家社區機構,開展精神疾病康復服務,推動社會心理健康和社區康復服務向基層延伸。市第三人民醫院、市精神康復醫院建立了康復科,市民政局成立了“天水市精神心理康復中心”, 全市精神康復服務范圍有效擴大,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六是在人才發展上抓提升。建立了基層精神疾病診療服務對口幫扶機制,在五縣縣醫院開展了精神科醫師多點執業,幫助縣級醫院健全精神科。建立了市三院和鄉鎮(社區)“一對一”對口幫扶關系,指導基層醫師開展精神疾病診療服務。組織開展了多部門聯合培訓、基層綜合管理小組成員培訓、醫師轉崗培訓等多層次培訓。舉辦了全市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試點工作培訓班,分3期對全市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47名基層醫師進行了為期1個月的精神科執業注冊培訓,分4期舉辦全市鄉鎮街道及社區綜治專干心理健康知識培訓班,組織專業人員分7期對各縣區鄉村醫生、村干部、衛生院長及公安、民政、殘聯等部門的人員開展了縣區巡回培訓,對各縣區殘聯康復股長、鄉鎮(社區)、村康復協調員舉辦了2期精神病防治康復培訓班。舉辦各類培訓班達30多期,培訓38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