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開新元,天地又一春。
過去的一年,是收獲的一年,每一份成績的背后,都凝聚著中華兒女的智慧和汗水。
今天,在春天蓬勃的朝氣里,我們迎來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新時代。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我們將用這九個【關鍵詞】來描繪這洪流的軌跡和方向,書寫弄潮兒們的人生華章。
2017年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這一年,我們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這一年,我們的“錢包”越來越豐滿,經濟實力的增長帶動各項基礎民生事業的發展,一步步地實現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
這一年,我們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慧眼”衛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機飛上藍天,量子計算機研制成功,海水稻進行測產,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我們為中國人民迸發出來的創造偉力喝彩!
這一年,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網購被稱為領跑世界的“新四大發明”。不僅讓“歪果仁”樂不思蜀,更是開啟了“剁手黨”嗨翻全球的時代。共享經濟的日漸壯大,使得新業態不斷涌現,正成為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
【網友說】:這一年,深化社會改革的中國,跑出了“中國制造”的“創新速度”、開啟了全新的“支付速度”。我們的祖國,正以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正再次以全新“四大發明”推動世界進步?萍及l展和改革紅利釋放至每個人身邊的驚人變化和收獲,也讓中國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重返世界舞臺的中心。
她是“大滿貫”得主,中國女乒隊長丁寧;她是扎根遼寧農村9年,帶領鄉親致富的村官吳書香;他是獲得8項輕軌領域國內外領先技術的“宅男”姚鴻洲;她是被授予聯合國維和部隊最高榮譽“和平榮譽勛章”的川妹子張欽。他們,是有責任有擔當的青年榜樣。
【網友說】:新年將至之時,網友爭相曬出壓箱底的18歲照片,緬懷自己“逝去的青春”。最早一批90后即將奔三,最晚一批90后已經成人。網絡熱議的是“禿頭”、“胃痛”、“離婚”、“佛系”的90后,但現實中更多普普通通的90后正認真生活、大膽逐夢,腳踏實地在各自領域貢獻智慧與力量。奉獻、超越、匠心、自強、忠誠的新青年正在崛起…他們都是90后,他們正書寫各自最美的青春華章。
2018開年超燃!近日,大學生征兵宣傳片火熱出爐,網友表示看完整個人都燃起來了!祖國需要,我們隨叫隨到!投身軍旅,綻放青春,戰斗的青春是無悔的青春,是最美青春,參軍報國,準備出發!祖國正在召喚!
【網友說】:從來沒有哪一代人是輕松的,但卻有那么一代人足夠幸運,可以用自己的奮斗見證偉大。
愿你能承青春之名,不忘初心,勇敢地去追尋“詩和遠方”。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
奮斗是什么,是每天5點起床,4年拿下本科畢業證的81歲奶奶薛敏修,是24歲博士畢業28歲成副院長的90后女學者劉明偵。是凌晨的長跑,是燈下的夜讀,是238萬考生的考研考場,也是數以萬計“大國工匠”的車間。是中年保溫杯里的枸杞,也是通往“詩和遠方”的列車。
【網友說】: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讀書考試是否只是從眾?平凡崗位的奮斗之路是否枯燥無味?中年人是否都已“油膩”?人生的十字路口沒有標準方向,沒有正確選項,唯有篤定堅持。因為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每一次的拼搏,都是人生最好的注腳,每個人的奮斗史,都值得被認真書寫。當新青年登場充滿能量,當拿著保溫杯的中年人還在繼續奮斗,工匠精神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共識,這就是最好的中國。
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于個人如此,于民族國家又何嘗不是如此——曾經不通車、不通電的梁家河村,如今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這里也是習近平同志曾近插隊、勞動、生活過的小山村——2017年,民生保障持續改善,我國至少1000萬人擺脫貧困。
【網友說】:一個陜北小山村的幸福與奮斗,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縮影,中國還有無數個的“梁家河村”正在拔地而起。柏油路、磚瓦房、互聯網,養老、醫療、教育,都是當下人們向往的最最真實的中國夢——政貴有恒,時不我待;九層之臺,起于累土。無論是個人的夢想、還是家國天下的夢想,都不會自動成真,夢想需要奮斗才不會枯萎,幸福需要奮斗才會降臨。讓我們用奮斗成就2018,擁抱理想但不弛于空想,成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中國!
2017年,《人民的名義》受到海外觀眾的歡迎,達康書記、東來局長也在海外掀起狂潮。流媒體巨擘Netflix買下《白夜追兇》,意味著這部網劇將在海外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從《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到《朗讀者》,從《國家寶藏》到《博物館奇妙夜》,一波接一波中華文化正穿越歷史與現實,叩響了越來越多人的心門。十九大期間的“黨代表通道”走紅網絡,從“首次”到直面敏感話題,從為記者提供極大便利,到按計劃舉辦6場記者招待會和8場集體采訪、34個代表團面向媒體開放……這背后是大黨大國的自信風度和姿態。
【網友說】:這幾年來,我們的年輕人越來越樂觀,越來越自信,面對西方一些“傲慢與偏見”,他們不再卑怯、沉默,不再崇洋,理直氣壯“懟”回去,或以“自黑”方式調侃。新時代新青年的形象,正越來越轉向積極正面,他們成長于和平繁榮的時代,見證著祖國發展強盛,百余年來從未有如這一代人的樂觀自信。一代人的命運總是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這是一份自尊,更是發自肺腑的自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那樣,中國以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外交之路。一個自信的大國正闊步走向世界。
今天你云吸貓了嗎?今天你養青蛙了嗎?今天你跳一跳了嗎?今天你氪……咳,給李澤言打Call了嗎?工作學業之余,你有沒有對著微博的搞笑視頻傻樂,有沒有自己也跟著“抖音”一把,有沒有對著別人家的萌貓萌汪萌娃流連忘返?看到那組著名的“我們是誰”吐槽漫畫的你,有沒有哈哈大笑之后順便吐槽下自己的職業?彩虹合唱團的神曲有沒有唱出你的心聲?
【網友說】:無論是各行各業以漫畫“自黑”,對職業痛點的“控訴”,還是抖音快手上草根用戶的爆笑搞怪,這些小游戲、表情包、短視頻所帶來的會心一笑和共鳴來自于我們面對生活的自娛自樂和自我調侃——生活本不完美,自嘲是一劑佐料,也是自我減壓,自我和解的一條通道。生活就是需要各種各樣的小美好啊,自嘲后依然放不下這份熱愛,那就是你繼續前行的理由。
![](/Files255/BeyondPic/2018-2/12/00300676262_f10b08ac.jpg)
地鐵里,他緊扶住輪椅,直到殘疾乘客下車;公路上,他奮力掰開破碎的車窗,不顧雙手已被割破;暴雨的街頭,他徒手清理下水道,被雨水澆透……他們,是我們身邊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他們,雖平凡卻溫暖了我們——我們的城市有高度,有速度,更要有溫度,期待新一年的我們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溫暖,也不吝惜將這份溫暖傳遞給他人,更期待這份溫暖能抵達你我的心底,成為我們大步向前的力量。
>>老伴離世后,鄭壽天每天都來醫院尋找他的愛人。面對執著的老人,醫護人員集體陪他“演戲”,“我們怕他傷心,陪他一起找,過會兒他會回去!
【網友說】:“也許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記,就是不愿意失去你的消息,你掌心的痣,我總記得在那里”。
>>10月,蕪湖90后交警翟羽佳正冒雨疏導交通時,一輛轎車開到他身邊,從車窗拋出一把雨傘后離開。
【網友說】:“就算大雨讓整座城市傾倒,我會給你懷抱”
>>近日,南京大雪,一粥店收到一張特別的外賣訂單,有客人點了幾十份熱粥外賣,備注送給沿路的環衛工人。
【網友說】:這世界從不缺少愛,總有人偷偷愛你。
無論是發著高燒仍毫不猶豫救起溺水幼童的初三學生鄭志田,還是不顧安危拼命奪刀救下陌生人的周惠母子。無論是駕車追匪18公里,幫助警方救出被綁女孩的敬皓,還是“百米沖刺”救出數名落水乘客卻婉拒獎金的“吊車哥”……2017年,勇氣與我們一路同行。為了讓這一顆顆“勇敢的心”不受傷害,更有底氣,民法總則草案三改“好人法”條款,規定只要是見義勇,一律不擔責。
【網友說】:每個人對勇氣和勇敢的理解都不同。勇氣不止關乎膽量,還有關奉獻與犧牲,是危機時刻做出的選擇,是面對還是逃避,是利他還是利己。對每個人生活中小小的勇氣的呵護和鼓勵,就能夠匯聚成民族堅強的性格和品質。見義勇為,救人危難,是國人皆推崇的美德,見義勇為免責,是對勇敢的褒獎、對勇氣的鼓勵,以法治保護這一優良傳統,就是對有勇氣之人的負責。當英雄沒有了后顧之憂,才能義無反顧。
見義勇為是一種勇氣,直面生活,直面痛苦更是一種勇氣,拾荒8年,替跑路老板償還大部分債務的蕪湖老人代傳華說:“要挺著胸往前走,見事往后退,那咋行?”實名公開舉報教授性侵的女博士羅茜茜說:“我們要勇敢地站出來,說No!”紀錄片《三十二》,受過諸多不幸的奶奶說:“這世界真好,吃野東西也要留出這條命來看!
【網友說】:每一段痛苦的回憶,每一段艱難的人生,都不能抹殺他們向往美好生活的勇氣。痛苦不是生命的全部,仇恨、恐懼、誤解更沒有擊垮他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堅韌,活出了生活最真實的樣子。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言:“中國人民有勇氣、有智慧、有能力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戰爭、暴力的抗爭是一種勇氣,直面社會丑惡現象、不正之風和追求公平正義也是一種勇氣,無論是對歷史的回望還是對社會良知的呼喚,都體現了國人對正義的追尋和渴望,向著光明,勇敢前行。
快要過年了,一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新年廣告刷爆朋友圈,片名叫《三分鐘》。影片講述了一位列車員母親過年期間在列車上值班,無法與孩子團聚,僅憑列車靠站的三分鐘與兒子相聚的故事。
【網友說】:春運,一頭連著夢想,一頭連著家鄉。過年回家團聚,是每個人的期盼,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實現這個微不足道的小愿望,這個大部分人踏上回家路的冬天,仍有無數人堅守在崗位一線,為邊防守衛,為科研探索,為城市運轉,為百姓出行,默默努力著。正是這群“不回家的人”,用堅守守護著、感動著回家的人。
為中國留住千年文化遺產,北大情侶堅守莫高窟23年。丹頂鶴女孩犧牲27年后弟弟獻身,侄女放棄保研回到扎龍自然保護區繼續護鶴。
【網友說】:相戀在未名湖,相守在莫高窟……他們共同用盡了人生的最美華年,守護住中華民族的千年敦煌,是對愛情的堅守、更是對事業的執著;一家三代,與鶴結緣,生死相依,是高尚而執著的堅守。保護文化遺產,傳承人類文明,就是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保護生態,保護丹頂鶴,就是守護我們的生態家園。
新年的期盼在哪里,在春運列車上一張張笑臉里,在大包小包沉甸甸的收獲里。
一路走來,我們用奮斗澆灌青春,用堅守呵護溫暖,用一往無前的勇氣和自信跑出屬于我們自己紅紅火火的幸福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藍圖正在劃定,舞臺正在升起,我們的腳步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出發!為了美好的自己,為了更美好的中國。
指導:安徽省網宣辦
出品:中安在線
策劃:張曉丹 謝孟倩 設計:李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