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在美國洛杉磯,美軍戰俘勞工代表詹姆斯·墨菲(右)與日本三菱綜合材料公司高管木村光及外部董事岡本行夫握手。
美軍戰俘勞工代表詹姆斯·墨菲稱等待了70年終于等來了日本人的道歉。
6月26日,在日本大阪,“花岡暴動”幸存者張廣勛(右)在記者會上要求日本政府賠償并道歉。
6月26日,在日本大阪,二戰幸存中國勞工及遺屬冒雨前往日本大阪地方法院起訴日本政府。當日,二戰中被日軍強擄至日本秋田縣花岡礦山、大阪造船所等地做苦役的中國勞工及遺屬13人向大阪地方法院遞交訴狀,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賠償。原告中的9人是1945年“花岡事件”的幸存者及遺屬。
原標題:三菱為何只對美國道歉 中國不強怎能讓日本低頭
三菱向美國戰俘道歉,國人須自強
“身為接續三菱礦業的企業,我們深深覺得,對過往的悲劇肩負著道德責任……我們由衷地就過去的悲劇道歉,并決心為更好的未來努力。”當地時間19日,日本三菱公司董事長木村光在美國洛杉磯向二戰時被日軍俘虜、后被強制送入礦山勞動的美國戰俘詹姆斯•墨菲低頭道歉,94歲的墨菲是當年被日軍蹂躪的900名美軍戰俘勞工中僅存的兩位健在者之一。
據日媒報道,現場氣氛“嚴肅真誠”,對于三菱的道歉,墨菲表示“很謙卑,很真誠”,但他恐怕不知道,在日本人向他鞠躬認錯的同時,卻有數萬名遭受更大痛苦的中國勞工遲遲等不到道歉,當年的加害者依舊一臉蠻橫,對中國戰俘的訴求視而不見。
“落到日本人手里后,我們在戰俘收容所和花輪遭遇的一切,違背了文明社會的所有規范。饑餓、患病不許就醫、強迫行軍、奴役勞動,還有其他罄竹難書的殘虐行為,堪稱殘忍、野蠻、邪惡、冷酷、墮落、兇惡、非人道……”墨菲的回憶僅僅是三菱為代表日本企業暴行的冰山一角,據統計,日本擄掠的38935名中國勞工,除乘船途中和上陸后至日本企業死亡812人外,在日本企業中死亡5999人,再加上送還時死亡19人,總計死亡6830人,死亡率占乘船人數的17.5%,僅被三菱礦業和三井礦山奴役的中國勞工近萬人,致死就超過1700人。遠高于歐美勞工的死亡率。
有關中國被強征勞工的悲慘描述比比皆是,據原日本采煤工古莊武夫講:“我就曾親眼看到這種情況,耗盡最后體力的華工,在倒下時,被碾在幾百公斤重的推車輪下,肝腸飛出,隨即死亡”,目擊者也證實:“還有相當體溫的身軀,由于病情惡化,雖然未死卻被認為死亡,盡管還活著,卻被拋入墓穴之中……在墓穴的底下,還有夾在腐爛的尸體中拼命掙扎的重病人”。因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奴役與迫害而被屠殺及折磨致死的情況,尤以鹿島花岡的中國勞工最為典型。1945年6月30日(一說7月1日),由于不堪忍受饑餓、私刑和殘酷的勞役,800余名華工在大隊長耿諄的領導下舉行暴動,逃向附近的獅子森山。但在日本警察、警防團、在鄉軍人等的追捕下,最終無一人逃出,全部被抓回。在大館市共樂館前的廣場上,被連續拷打3個晝夜,眾多中國勞工被蹂躪致死。
70年后,在被問及是否也會向中國和韓國勞工道歉時,三菱公司董事長木村卻回答稱,“案件正在審理中,不能發表看法”。據報道,韓國被日本強征勞工過去數次控告三菱材料,中國勞工去年3月也曾起訴該公司,但是三菱材料至今未向中韓勞工道歉或提供賠償。對中韓受害者冷漠的同時,三菱卻對歐美釋放了“謙卑”的善意:“日方還強征過英國、荷蘭、澳大利亞俘虜進礦山勞動,如果有機會,今后也要對這些人致歉。”
為什么三菱的道歉只針對美國等西方國家,卻長期無視中韓的呼聲?有分析認為,日方此舉是出于商業利益而做出的妥協,要說商業利益,三菱在中國業務涵蓋汽車、電機、重工等眾多領域,在華的投資公司已超過130家,如此多的經濟利益卻換不來三菱一句道歉,不得不令人反思,我們對于經濟發展的渴望是否忽視了對歷史正義的追求。
日媒宣揚三菱對美道歉是“繼安倍首相在美國國會痛切反省后,日本再次承認歷史錯誤、邁出戰后和解的新的一步”。而美國戰俘墨菲也稱三菱的道歉“很謙卑,很真誠”,加害者的繼承者和當年的受害者看起來像是相逢一笑泯恩仇了,但美國人要知道,你們的寬容是建立在對日本的徹底軍事勝利和至今仍在日本駐軍的基礎上,日本的道歉并不代表他是真心的悔恨,否則三菱為何會只對美國道歉而敷衍中韓的訴求呢?正如一位韓國網友所言:向強者低頭、踐踏弱者是日本的民族性,與其要求其道歉賠償,不如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
善良的中國人需以此自勉。(劉昆)![](http://www.qq.com/favicon.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