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20日公布一份長達141頁的戰略文件,宣稱將采取嚴厲措施打擊日益嚴重的外國盜竊美國商業機密活動。白宮是在美國一家網絡安全公司指責中國軍方參與網絡黑客攻擊行動的背景下公布這份文件的。盡管這份報告未表明“針對某個特定國家”,但美國輿論全都認為白宮的首要目標是中國。
這是美國官方和民間機構聯合對中國出手的又一突出例子。Mandiant網絡安全公司18日發布了美國目標遭網絡攻擊長達60多頁的報告,對所謂中國軍方的“幕后操縱”做了詳盡描述。白宮僅隔兩天后就出臺了同類主題的報告,這能是巧合嗎?
美國民間機構、媒體同政府這種天衣無縫的配合實在令我們吃驚。在這個據說研究機構保持獨立、媒體完全自由的國度里,政府要出臺一項政策,可以如此細致地操控民間力量為其做輿論鋪墊。圍繞著美國的國家利益,美國政府和相關機構編導了把美國公眾和中國這樣的大國都當作舞臺和“群眾演員”的劇目。
我們或許沒理由指責美國政府聯合社會力量一起“欺負”我們,美國上下為了國家利益的團結合作從其自身的角度看沒有錯,他們倒是為我們豎立了一面鏡子,值得我們對照和借鑒。
今天的中國做得了美國官民機構在對外斗爭中的這種配合嗎?大概做不了。首先中國的官方高度封閉,國家各核心部門極少有在制定重大政策時與社會力量、特別是與媒體互動的經驗。中國官方部門幾乎不主動向媒體透露敏感信息,涉及到中外沖突,第一撥消息差不多全來自國外。
中國媒體、尤其是互聯網如今也缺少旗幟鮮明維護中國國家利益的氛圍。輿論對官員的“扒糞運動”降低了許多人對政府的信心,殃及到對外沖突中輿論支持中國政府的質量。愛國主義受到一些人質疑和嘲諷,維護“普世價值”在輿論場的某些圈子里成為時髦。特別是在互聯網安全問題上,國人的態度是分裂的,支持美國及西方立場的人不在少數。
由于缺少像西方那樣的官民配合,使得中國在對外摩擦中愈發笨拙。守護中國國家利益現在只能靠國家的硬實力,軟實力的運用無從談起。連對外輿論斗爭也主要靠官方碎片化的發言和回應。中國13億張嘴內斗起來滔滔不絕,遇到與美國這樣的精細較量,官員們往往只念一段聲明,能少說幾句就少說幾句,而民間完全不了解情況,想說也不知道該說什么,成了看客。
這樣的局面必須改變,否則中國就是國際舞臺上任人嘲弄的半啞巴巨人。西方的攻擊不僅破壞中國國際形象,而且中國的對外尷尬和受辱會部分向國內轉移,損害中國社會的自信,制造一些人對政府國內政策誠信的懷疑。
政府核心部門應改變思路,在制定重大政策和對外斗爭中走群眾路線,調動社會力量協同政府維護中國國家利益的積極性,給愛國主義創造鮮活的實踐機會。通過一件件具體的事,歷練官民合作,凝聚全國人民。
中國對外開放是中國社會的全面開放,幾個政府部門根本應付不了對外摩擦、碰撞的詭譎多變,唯有鼓勵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中國才能在同世界的海量交往中應對有力,不在重要時刻失聲,不在一線位置缺位。不做這樣的調整,中國必將越走越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