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7日,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魏敬華和貝爾格萊德市長吉拉斯為紀念牌揭幕、獻花。金曉蕾攝 |
|
紀念牌上用塞語和漢語刻著:“謹此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塞爾維亞共和國人民最困難的時刻給于的支持和友誼,并謹以此緬懷罹難烈士。”金曉蕾拍攝 |
本報駐塞爾維亞特約記者 金曉蕾 每年5月7日前后,在中國被炸使館前總能見到中國駐塞使館全體工作人員、當地華人團體、塞爾維亞民間團體和個人敬獻的花圈花環。今年的的活動氣氛更加凝重。5月7日中午,在被炸使館前,上百人人參加了立紀念牌的悼念活動。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魏敬華和貝爾格萊德市長吉拉斯為紀念牌揭幕、獻花。紀念牌上用塞語和漢語刻著:“謹此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塞爾維亞共和國人民最困難的時刻給于的支持和友誼,并謹以此緬懷罹難烈士。 ”吉拉斯市長表示,感謝中國人民,并珍惜兩國人民在患難中建立的友誼。他還強調,應該繼續致力與發展這種友好關系。魏敬華大使在致辭中也表示:患難見真情。參加活動的一位市政府官員說:“被美國操縱的國際社會沒有對炸觀事件作出應有反應,也沒有對事件進行深入調查。”
被炸使館曾溜進竊賊和流浪漢
本報駐塞爾維亞特約記者 金曉蕾 今年是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北約轟炸十周年紀念。記者了解到,早在今年二月有塞爾維亞包括貝大大學校長、塞中友好協會-俱樂部會長、孔子學院院長等對華友好的社會知名人士聯名給貝爾格萊德市政府寫信倡議,在被炸中國使館為三名遇害的中國公民樹立紀念牌。
五一期間,記者在被炸使館遇到一名名身材魁梧的當地保安人員,他名叫弗依斯拉夫,受雇于一家保安公司。弗依斯拉夫說,他是今年3月被派到被炸使館負責安保的,在此之前,使館無人看守。據他說,當他和同事們進入荒棄了將近十年的館舍時,里面的場景不堪入目。因為有竊賊、流浪漢和吸毒者溜進,使館廢墟中留有一些骯臟的被褥、啤酒瓶、空罐子和用過的注射器。為清洗館舍外墻上的涂鴉,他們差不多用掉了整整50公升的清洗劑。
弗依斯拉夫熱心地帶記者到處參觀,還拍胸脯保證里面沒有核放射。2004年7月1日,塞爾維亞PMC工程公司從地下7米深處挖出了930公斤重的未爆炸的導彈并拆除了炸彈,現在彈身被陳列在貝爾格萊德航空博物館里。隨后,塞爾維亞原子能研究所的專家又對被炸使館進行了檢測,證明無核放射。
|
被炸使館附近拍攝的正在建設中的高級商業區的規劃圖,可以看到將來被炸使館的位置和環境。 |
|
使館正門。可看到清潔工作正在打掃,為5月7日十周年紀念及立紀念碑活動作準備。 |
被炸使館的未來命運,將地處高級商務住宅區
本報駐塞爾維亞特約記者 金曉蕾 對于此樓的未來命運如何,不僅僅是中國國民關心的話題,也是塞爾維亞社會輿論熱衷和關心的。在當地網頁上和平面媒體上常常有這方面的報道和文章。2004年9月24日,在城市土地管理局的網站發布了一條消息,接著各家報紙都在第二天作了報道,說貝爾格萊德市土地管理局與中國使館簽定了關于不動產交換的兩國政府協議,中方將被炸使館及地皮交還給塞共和國財產管理局,從而換取另一處地皮建設新館。 不久前,就此話題,共和國財產管理局一名副局長潘切奇先生在接受當地《晚報》的采訪時說:被炸中國使館的產權人如今是共和國財產局,管理單位則是貝爾格萊德市土地管理局。目前此樓正在公開招商中,或出售或出租。不過根據兩國政府達成的協議,未來的樓主在確定大樓的用途時應該“顧及到中國人民的感情和尊嚴”。潘切奇先生又說,雖然這一條限定給大樓的拍賣造成一定的難度,不過被炸使館的地基、承重梁柱都很牢固,所以大樓不會拆除,投資者可以在原有結構上進行修建。記者在當地一個網站上也看到消息說某個國外投資商已看中了被炸的中國使館,想在這里建一所私人大學。
在采訪時正巧碰上貝市園林管理處的工人們在清掃周邊的垃圾,在場院里進行綠化,草籽也已經種上。而使館周圍則吊車林立,整個兒變成一個大建筑工地。規劃公告牌展示著這個新貝爾格萊德地皮最貴的小區將會被建成高級商務住宅區,公告牌下方則是醒目的兩個大字:“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