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為出席八國集團峰會擴大會議抵達日本北海道洞爺湖。這是胡錦濤今年第二次訪日,又恰逢盧溝橋事件71周年紀念日。日本有分析認為,盡管這是一次巧合,但是仍然反映出胡錦濤政權面向未來的對日姿態。
八國集團首腦會議星期一在日本北海道洞爺湖拉開帷幕。此屆峰會除了工業八國首腦以外,還邀請非洲7國和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首腦參加擴大會議,參加國創紀錄達22個國家。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星期一抵達北海道洞爺湖引起日本媒體特殊關注。這是胡錦濤自今年5月作為中國國家主席時隔10年訪日之后,不出2個月再度來訪。
同時這一天7月7日正值引發中日戰爭的盧溝橋事件71周年紀念日。日本的朝日新聞報導稱,這是中國國家首腦首次在盧溝橋事件紀念日訪問日本,盡管是與八國峰會會期巧合,但是仍然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日本PHP綜合研究所研究員前田宏子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胡錦濤在這一天訪日是有意向世人表明中國政府面向未來的對日立場。
她說:“中國政府是要將此作為中日友好象征,做出了與以往政權不同的選擇。”
前田研究員同時分析,胡錦濤政權也需要謹慎應對避免刺激國內的反日情緒。
此屆八國集團峰會在為期3天的會期內,將就氣候變化、國際油價以及糧食問題展開討論。會議第一天舉行了由八國集團首腦與南非等非洲7國首腦參加的擴大會議。會議最后一天9日將舉行八國集團首腦與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參加的擴大會議。
會議主席國日本期望與會國就氣候變化對策的具體目標達成共識,不過美國強調需要中印等新興國家共同參與,中國等國則要求工業國家首先承擔責任。此間輿論認為,美國與中國將是氣候變化對策能否達成共識的關鍵。
PHP研究所研究員前田認為中國在具體問題上不會做出讓步。她說:“在環境問題上胡錦濤會顯示與國際社會協調的姿態,但是不會出示具體目標數值!
八國首腦峰會最后一天,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將與胡錦濤舉行中日首腦會談,同時福田在會議結束以后將發表主席聲明。(作者 小玉)